资讯详情
解析食品饮料行业的重塑与新创,6大新消费趋势展望2022下半场
FDL数食主张| 2022-07-18 10:57:25
食品饮料新消费


来源/FDL数食主张

作者/Little Zhong

谁是新消费市场的孤勇者?

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猝不及防的衰退和挑战,也拦住了新消费赛道很多平常的路,资本投资热情回归平静、消费者趋于理性、市场结构的变化让一部分新消费品牌面临洗牌出局,因此,很多人也开始质疑新消费市场。

但事实上,与其归咎于环境,历史却反复证明,真正决定了消费品牌生命周期的从来都是人们对于市场的洞察力以及对于产品的创新力。

数食主张发现,在众多新消费品牌的发展历程中,那些成长超越同期竞品,且利润增长还不错的品牌们,都无一例外对赛道的选择、对产品品类的创新、对消费的精准洞察、对营销模式的合理投资有着足够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同时我们也惊喜地看到,一些新品牌对行业时刻充满着信心,在逆境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最佳路线”,在捕捉和洞察基础上持续打磨产品,凭借着被赞赏的产品+被喜爱的营销弯道超车,重新塑造商业的场景。

那么,在瞬息万变的环境里,我们能从这些品牌中学到些什么?2022年已进入下半场,当前还有哪些大机会、大赛道值得我们关注?结合当前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食品饮料行业的创新案例,数食主张总结出了下面6大消费新趋势。

趋势一:碳中和,让“绿”尽染食品圈

一直以来,各行各业中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和消费给全球环境带来了诸多挑战--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废气污染和废弃物危机等等。尤其在碳排放上,虽然新冠疫情的防控让全球的新增碳排放量有所下降,却仍无法阻止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

碳中和,一个在2020年之后被反复提及的节能减排术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已明确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围绕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食品饮料产业生产端到需求端构成的碳排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生产端,食品饮料产业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上接农业,下接制造业,不同的环节与阶段,碳排放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规模与阶段性问题,伴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这也进一步导致了污染物以及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增加。

亿欧智库发布的《2022中国食品饮料产业碳中和发展规划及路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食品产业中,90%以上的食品制造商的碳排放来自间接排放,主要包括原料、生产、包装和物流等环节;饮料产业中,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包装、生产及原材料收获环节。

图源:亿欧智库

在需求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提升,环保主义者正在做出越来越多的可持续性选择,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减少消费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或购买绿色产品等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强调环保意识的消费观念正在日趋流行。

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发布的《2022全球十大消费者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约65%的全球消费者担心“气候变化”问题。有67%的消费者在2021年尝试通过日常活动为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1/3的全球消费者积极并主动减少个人碳排放,1/4的消费者采用了碳抵消补偿方案,同时他们期望品牌在销售的产品中主动采取更为实际的低碳措施,并及时付诸行动。

为顺应双碳和消费者低碳生活的需求,食品行业迎来各环节产业链升级的机遇,纷纷推出符合环保主义的产品和服务。

在产品端,盒马自有品牌有机山茶油是全国较早实现产品碳中和的产品;去年11月,海南农垦推出了中国首款“碳中和咖啡”;今年5月份,伊利推出国内首款“零碳酸奶”畅轻蛋白时光,4天后伊利旗下NOC须尽欢也推出中国首款碳中和冰淇淋人间悦桃焕,该产品已获得碳中和认证证书。

今年,康师傅、百事、可口可乐、雀巢等也相继推出无瓶标低碳环保包装产品;今年7月份,星期零与康师傅联合推出植物帕斯雀拌面,新品采用「星期零」“大师黑椒植物牛肉片”,这也是星期零首款经认证的碳足迹产品。


图源:新华社;百事可乐、星期零、伊利官方

在中游生产端,元气森林、蒙牛、百威、达能、燕塘乳业、伊利等企业也纷纷落地再生能源碳中和工厂,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有助于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构建低碳型消费新模式上,星巴克、Costa等咖啡连锁品牌纷纷提倡自带杯立减活动;今年6月,安慕希发起“环保不墨迹”公益行动,并正式上线减墨装产品;6月5日世界环境日,新希望发起“盒我一起行动吧!”全年奶盒回收计划,搭建低碳生活“研究所”。光明乳业则以上海试点起步,通过进行不限规格、不限品牌,牛奶纸盒回收,成为行业内第一家开展牛奶纸盒回收绿色大行动的乳制品企业,而三顿半的可回收返航计划也一直备受消费者喜爱……

图源:中国乳业信息网

与此同时,一系列新兴的植物奶、植物肉品牌以及植物素食餐厅正在成为年轻消费者的餐品新选择,Manner、jpg.等本土咖啡品牌将燕麦奶作为牛奶的替代品;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相继推出植物汉堡,这些变化绝不仅仅为了满足素食者和乳糖不耐受人群的需求,而是与碳中和息息相关,或者说这些改变正是食品饮料行业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做出的快速反应。

可持续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食品行业的共识,从产品端到消费端与之相关的产品和创新实践越来越多。即使可持续发展依然很长的路要走,不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行业将涌现出更多更新的“碳中和”解决方案,打造真正持续不断的绿色未来!

趋势二:饮料与酒碰撞出的模糊界限

在我国,酒水消费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传统的酒桌文化都在推杯换盏之间,“不喝就是不给面子”的劝酒场景难免让人感到一丝身不由己的社交压力。

不过比起繁杂无比的应酬圈和借酒浇愁的酩酊大醉,近两年,随着一批年轻消费者步入职场,原本森严的传统酒桌文化正在快速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强调个性表达的悦己消费兴起。年轻人饮酒的关注点不再是酒精本身,恰到好处的微醺感与轻松愉快的氛围成为年轻人主动选择“喝酒”的理由。

图源:Unsplash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大大提升了人们的健康意识,而酒精本身存在的健康风险愈发成为人们不敢尽情畅饮的最大顾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急切寻求他们喜爱的酒精替代品。

创新永无止境。新消费趋势下,年轻人的饮酒文化,正在将酒精与饮料的边界擦掉,而各种轻歌曼舞地晃入了年轻人的日常中的预调酒、苏打酒、果酒、酒味气泡水、奶味酒等非主流的低度酒及无醇酒精饮料的区别似乎不大。

那么,是哪些品牌在模糊酒精和饮料的界限?

在传统酒精市场,我们看到百威集团旗下预调酒类品牌mike's麦克斯推出主打0糖0脂99大卡微醺无负担体验的麦克斯裸起泡酒,采用5倍蒸馏的伏特加,整罐酒精含量仅为5%;江小白推出青梅酒品牌梅见和果味高粱酒果立方,熊猫精酿推出非啤酒产品chill轻尔白桃味低卡伏特加硬苏打,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图源:深圳美食部落

就在传统酒企业纷纷试图转型入局饮料赛道时,传统软饮企业则在尝试入局酒精市场。去年5月,农夫山泉发布了其首款米酒+气泡酒产品TOT气泡饮,产品酒精浓度为0.5%;随后6月,可口可乐在中国首次推出托帕客(Topo Chico)含酒精苏打水,该产品以无麸质酒精为基底,融合苏打气泡水制成,具有低酒精度(4.7%vol)。

去年9月份,可口可乐再度在中国含酒精饮料市场做出进军性尝试,宣布推出Lemon-Dou柠檬道日式柠檬气泡酒;今年7月,可口可乐旗下子品牌小宇宙AHHA发布了一款杨梅“白酒”味气泡水,将汁水丰富的杨梅融合甘醇白酒,不含酒精。

此外,一些新式茶饮品牌、咖啡品牌也瞄准酒精消费市场,相继入局。茶百道联合泸州老窖推出“醉步上道”饮品;香飘飘联合泸州老窖推出低酒精冲泡奶茶“桃醉双拼”;喜茶则与科罗娜联名推出“醉醉葡萄啤”,奈雪的茶也在北京开出了酒屋“Bla Bla Bar”,主打轻酒精的鸡尾酒;精品咖啡品牌Seesaw在上海一门店推出了“日咖夜酒”的新模式……

图源:品牌官方、小红书、Foodtalks

与传统酒饮和碳酸饮料截然不同的产品路径正缓缓培育出千亿规模的新市场。根据最新的《京东6·18消费新趋势》报告显示,茶、酒、咖啡三大品类正在不断跨界与改良,其中,啤酒、咖啡出现“果饮化”趋势,而果味啤酒近一年销售同比增速达25%。

国际葡萄酒与烈酒数据分析公司(IWSR)公布《2021年低、无酒精饮料战略研究》报告显示,到2024年,低、无酒精饮料的消费量将激增31%。Global Market Insights数据也显示,预计到2025年,世界低、无酒精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

在“每一种消费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的时代,行业的转型创新,可以从目标消费者身上找到新增长点,市场永远无需担心需求会枯竭,毕竟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我们也看到,为迎合这一代市场消费的主力军们,一边是有头有脸的传统白酒、啤酒、红酒等酒精企业或推出新子品牌,或通过新产品线转入低度酒饮赛道,一边是软饮料企业纷纷推出含酒精或酒味饮料,成为品类的颠覆者。酒精饮料消费市场也在逐渐发展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创新道路。

未来,酒精和饮料市场又将迎来怎样的变化,仍然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趋势三:地域成分,食品饮料的创新密码

食物是有记忆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也与人们所生长、居住的环境息息相关,从南方到北方、从西北到东北、从海滨到高原……中华大地辽阔的疆域和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各地明显的饮食地域特色。然而由于地域特色食物经历多年时间的积淀,他们固定的口味辨识度也使得他们常年缺席主流市场。

但随着电商直播带货不断兴起、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以及年轻消费及国风潮崛起,如今这些区域限制正在被一一打破,各地的饮食文化开始从小众化、区域化走向大众化、全国化。

除了传统的餐厅连锁老字号和被遗落于民间的传统美食被摆上全国各地的餐桌,一批城市老汽水也借着这波新风口重出江湖,此外一些以地域食材为原料的小众饮品也开始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

从潮汕地区的油柑及黄皮,到甘肃敦煌的特产杏皮茶,再到伴随在山西、内蒙古等地童年记忆里的沙棘汁、云贵高原及四川西部高原特有的刺梨等等宝藏食材轮流着成为饮料界的创新密码。无论是新茶饮原料创新,还是各新老饮料品牌争相选用,差异化竞争趋势下地域性小众食材的价值被进一步挖掘。

大九酿造-地平线酸浑浊IPA图源:大九精酿官方

去年3月份,奈雪的茶首创推出一款霸气玉油柑产品,让消费者体验了一回从未有过的口感体验,也让油柑这种小众水果成为了网红,甚至掀起一阵阵热度,喜茶、乐乐茶等也相继上市油柑饮品。

因具有与油柑相似的特征初入口时酸而涩随后回甘,且含有高浓度的维C,刺梨这一区域新品类也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去年王老吉推出刺柠吉复合果汁饮料,以刺梨和柠檬为主要原料,主打“维C”概念;此外,新希望旗下品牌Big Buff霸夫也推出添加刺梨成分的能量植物饮料,而今年1月份,沪上阿姨推出3款刺梨饮品,让想要补充维生素的年轻人十分心动。

在对中国地方特色食材的运用上,新锐品牌在差异化创新上也找到了自己的战略基点。定位为中式果汁气泡水,主打“健康原果、草本熬煮”的好望水,通过在气泡饮料中加入山楂、杨梅、杏子等具有本土特色的食材的探索和研发,并以干干净净的原料成分表与时尚的气泡感让其迅速俘获大量粉丝。

图源:热品库、搜狐、喜茶等

此外,2018年成立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的精酿厂牌大九酿造与珀拉亚酒厂合酿的“地平线酸浑浊IPA”,也巧思地使用了两个酒厂当地的特色水果沙棘,为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地域风味体验。

根据中粮营养研究院与天猫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食品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以家乡情怀为切入点的本土风味在消费决策中影响力日益增长,承载着更多主观情感表达的食品越来越受欢迎。另外,清晰的食品原料产地能为消费者带来一种真实、可信任和新鲜感。而且消费者在购买当地食物的同时,也体现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认为有助于推动当地发展。

此前,地域特色饮料在全国范围内籍籍无名,是因为他们缺乏走进主流消费者视野的机会,如今供应链、物流的完善促使他们迈出这一步。

从品牌角度来看,一方面,运用地方特色的香料不仅可以打造“乡土情怀”、“集体回忆”,赋予品牌新的内涵和生命力,另一方面地域饮料的独特性减少了新品的距离感,容易唤起消费者的好奇心。因此,以地域特色为切口,融入时代流行元素进行改良升级,饮料品类创新仍大有可为。

未来,又有哪些地域饮料和品牌出圈,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趋势四:文艺复兴,老业务的新打法

2022年上半年,刘畊宏凭借一曲《本草纲目》魔性健身操在直播间翻红,王心凌在“乘风破浪的姐姐3”节目中唱《爱你》再次火爆出圈,周杰伦演唱会重映引爆话题……经典作品重温、古早偶像翻红,那些深藏在每个人脑海里的情感记忆的流行文化集中复苏,这种现象被人称之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热潮不仅仅带旺了内娱市场,如今,这股复兴的狂风浪潮席卷也给消费市场带来了诸多机遇。但与之不同的是,在消费市场,复兴的本质不在复古,而在求新。

数据显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消费主力军,他们拥有与以往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偏好。他们不再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更多的是追求个性化、颜值、品质以及情感价值等附加体验。

巨量算数&36氪研究院调研数据也显示,消费者购买食品饮料国潮产品驱动因素TOP3分别为怀旧情怀、想尝试老牌子的新品和可信赖的品质。

图源:巨量算数&36氪研究院

于是乎,为了拥抱这一批年轻人,老品牌们纷纷在市场洞察中着手改变,尤其是传统食品饮料赛道上,各种讨好年轻人的产品如同雨后春笋般崛起,各种招数应有尽有,各种表达无所不用其极,或跨品类搭配新吃法、跨品牌勾兑新口味、或将成品变成原料自制新口感等等,满足愈发挑剔的年轻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就拿茶来说,茶长久流淌于中国文明中,是民间和文人都需要的产物,但相比于以往传统的解渴消暑需求,如今“既要又要也要”的年轻人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品类和口味,更重视产品的创新和融合。那么如何让年轻人爱上喝茶?

瓶装软饮市场率先洞察到了消费者对于便捷性的追求,纷纷将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等茶品类装进瓶子里,创造出新的消费场景;针对年轻人对“控糖”的追求,农夫山泉旗下东方树叶率先推出无糖茶饮;而新式茶饮店也踩准了年轻用户的需求,将正宗茶叶采用萃取等方式,加上鲜乳、水果及其他辅料的添加,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茶饮体验感。


东方树叶 图源:Foodtalks

类似的老品类换新,同样发生在白酒、调味品这类消费者熟悉的食品上。今年5月份,茅台将蒙牛的纯牛乳“破次元壁”般融入茅台酱香酒,推出经典原味、香草口味、青梅煮酒三种口味的茅台冰淇淋,纵使售价50多至60元/杯的茅台冰淇淋,也依然吸引着不少网友前去茅台冰淇淋店尝试打卡,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

挑战旧的权威,建立新的秩序,庞大的历史洪流中,每个人都可以是弄潮儿。跨界冰淇淋,无疑是白酒业在中老年客户群体定位之外,试图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又一市场打法。而此次茅台主动向年轻消费群体靠近,也成功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其产品传统、稳重、商务的刻板印象。

茅台冰淇淋 图源:茅台官方

与之相同的还有调味品市场,比如恒顺醋业,年初预制菜火热,恒顺醋业进军预制菜抢食;夏天雪糕爆火,恒顺醋业推出系列文创冰淇淋;除此之外,在气泡水这一风口赛道,恒顺醋业于今年5月推出“酸甜抱抱”气泡水,且开设专门的天猫运营旗舰店。前段时间,恒顺醋业还推出了“酱油芝士”、“香醋”和“黄酒”口味雪糕,一系列跨界的大动作让这家以厨房调味品为主业的公司频频“出圈”。

其实对于消费者而言,文艺复兴不仅是情感上的安慰剂,还能带来新的话题空间,借着这些深埋记忆深处的人、事、物,人们得以在社交媒体中找到与他人共鸣的新话题。

但是想要抓住年轻人,仅仅依靠情怀远远不够。如何让自己的产品破局?对于传统老业务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或许是如何抓住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从产品到营销模式的创新。

我们暂且不论这场食品行业的文艺复兴是利是弊、是优是劣,但是可以坚信的一点是,在市场浪潮的冲击下,没有一搏冲天、锐意创新的精神,势必会被淘汰出局,品牌或许不用需要多出格,但至少在产品遇到瓶颈时,需要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活法。

趋势五:零食功能化,功能零食化

在过去,零食更多属于孩子们的消遣或褒奖。糖果、饼干、巧克力……这些可口的小零食充斥着80后、90后、Z世代、千禧一代的整个童年,成为了大家共有的一段美好美味回忆。于是乎,当这群新生代长大成人后,由于从小养成的“零食胃”,零食作为装载着幸福童年回忆的信物在他们的饮食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但随着健康意识在食品饮料领域中的影响力持续放大,消费者对于零食的口味和喜好已不再是单一维度的喜好,更高价的健康、更多元的感官、更多维的情感,如今消费者开始从过去追求身体健康的功效逐渐扩展及升级到对于心理、情绪健康、身材管理等方面。

美国天然食品分销商KeHE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69%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想要两全其美,寻找既能满足味道又能平衡健康的食品。巨量算数&36氪研究院调研数据也显示,消费者对于食品饮料产品健康相关要素的关注度较高,排名前四的消费者关注要素中,有三条与健康相关。

其中57.4%的消费者表示会在选购食品饮料产品时关注配料表中的低脂、低糖、低钠、低卡等信息;41.5%的消费者会选用自己喜欢的口味取悦犒劳自己;35.5%的消费者会根据自身健康相关的特质选购产品。

图源:巨量算数&36氪研究院

消费者的需求和态度的转变直接影响着市场的发展。为了适应新消费市场的规则与规律,以便寻求更为广阔的增长,零食厂商开始基于不同年龄群不断拓宽零食的新定义,丰富零食的新品类,探索零食的新场景。同时,在注重健康、功能、时尚以及消费者分化的当代,越来越多的品牌以品类颠覆者、跨界创新者的姿态入局零食赛道。

最具代表性的是近两年来频频刷屏的“功能性”零食,其不仅重塑了过往“零食不健康”的认知,也解决了“保健品不好吃”的痛点,从片剂胶囊到果冻软糖,两种似乎不相关的生活方式被合二为一,功能性食品与基础性食品之间的品类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

比如minayo产品以调理为主,推出了针对女性群体的补血补铁软糖、维生素、益生菌系列产品,为了好吃,其推出草莓味、橘子味、红枣味、柑橘百香果等口味;营养代餐食品品牌WonderLab随后也上市了口服玻尿酸软糖。

普通的食品饮料也纷纷盯上了功能属性,开始给自己的产品也加点“料”,如家乐氏推出胶原蛋白肽麦片、三元也推出YO颜胶原蛋白酸奶、元气森林推出0糖、0脂的胶原蛋白水,可口可乐推出一款γ-氨基丁酸胶原蛋白肽植物饮品等等。

除此之外,在年轻人的“养生大法”中,食补也是重要的环节,在疫情影响下,消费者对中医药信任度持续提升推动着中式养生方式走红,即食燕窝、酵素果冻、枸杞原浆、即食黑芝麻丸等等药食同源的养生零食产品正在吸引年轻人。

中式养生的火热同样吸引传统食品行业炙热的目光。老字号转型做起了养生零食,比如方回春堂推出的鸡内金山楂膏棒棒糖、陈李记推出的陈皮枸杞山楂条,主打的都是儿童开胃的滋补市场,新锐中三只松鼠也买起了黑芝麻丸、红枣枸杞丸、红豆薏仁丸等养生零食;老金磨方推出低糖健康的黑芝麻丸系列……各路玩家和各个细分赛道的原生品牌一起,共同分享了整个市场。


图源:品牌官方旗舰店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我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从8224亿元增长至129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09%,2022年可达15204亿元。而目前,中国功能零食占“功能”食品比例约为5%,相较于“功能”零食大国日本和保健品大国美国都尚有距离,发展潜力巨大。

Z世代下产生的更多样化的新消费场景,重塑了饮品、酒类等市场,功能性食品也一改往日调性,开始考虑如何顺应年轻人的口味。面对持续向上,广阔蓬勃的零食赛道,品牌想要制胜必须把握发展走向,顺应消费者的当前需求。我们相信,零食功能化将进一步迎来新的“春天”。

趋势六:预制菜革命2.0应可口又可心

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下厨房是相对新鲜与特别的体验。然而,日益快节奏的日常工作与传统烹饪所需的时间投入,使得在家烹饪成为了一件“想做但麻烦”的事。预制菜的出现让许多难题迎刃而解,凭借简单方便的烹饪方式和丰富的菜品选择成功俘获了当代年轻消费者“懒宅馋”场景下的用餐需求,为忙碌的生活注入一些美味烟火气。

作为餐饮与食品交融的产物,预制菜通过食品工业化的手段实现餐桌美味的规模化生产,在美味与效率间取得平衡。从B端到C端,诸多上下游企业凭借着各自在食品供应链、冷链物流等方面的优势快速进入到这个行业。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艾媒金榜

2022年上半年中国预制菜品牌百强榜》显示,卖午餐肉的梅林、卖辣鸭脖的周黑鸭、卖水饺的思念、以经典粤式点心闻名的广州酒家,甚至还有开火锅店的海底捞、西贝莜面村、眉州东坡这样的知名餐企纷纷布局预制菜产业。不光是这些食品企业,一些互联网大咖和企业也要来分一杯羹,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盒马美团、农夫山泉等企业纷纷布局预制菜赛道,目标是把预制菜领域打深打透……

图源:艾媒金榜

从上游农林牧渔行业到中游生产环节再到销售环节,预制菜产业链涉及面广,品类分布上,市面上除了常见的速冻饺子、丸子、面食点心产品,肉类预制菜也占据绝对优势,比如常见的红烧肉、小酥肉、狮子头、水煮牛肉、黑椒牛柳、宫保鸡丁等等,另外极具地方特色的如客家梅菜扣肉、广式煲仔饭、四川冒菜、老北京羊蝎子、潮汕卤鹅、泰式咖喱牛腩、意式披萨意面……全都实现了几分钟之内呈现可以呈上餐桌。

盒马大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1年即烹、即热、即食预制食品实现了150%的销售增长。魔镜市场情报显示,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正以超20%的增速稳步增长,预计2022年增速达到32.4%、市场规模达4152亿元。

然而,表面光鲜亮丽的预制菜赛道,并不像看上去那样一片坦途。一方面,尽管赛道前景诱人,但由于如今预制菜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行业标准,众多行业新进入者均处于初期尝试阶段,格局分散,并未出现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的态势。

另一方面,预制菜一端连着田间地头,一端连着市场餐桌,可以称作是餐饮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双向奔赴”。虽然我国疆域辽阔、菜系派系多元且品类繁杂,单一的口味难以满足受大众喜爱越来越多口味挑剔的消费者,且产品定位多聚焦于便捷性,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因此,要想拿下消费者的芳心,预制菜企业还要打造更多元的产品,全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场景。

随着消费者健康的意识不断提升,人们对饮食的营养关注度越来越高,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的消费者对饮食带来的健康益处需求不尽相同。从消费者需求出发,预制菜企业可针对特定需求人群:如减肥餐、月子餐、疾病餐、健身餐、老人群体营养餐进行健康化提升或定制化产品研究。

另外,视觉与造型是预制菜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对于年轻人而言,产品不仅要“好吃”,而且还要“好看”,才能称得上是全新的感官体验,也可以根据目标应用场景的需求不同,来打造创新关注点,比如礼品型预制菜、宵夜场景预制菜等等,让消费者在家也能获得外出就餐的仪式感和社交互动,为消费者带来附加的体验。

如何满足消费者创新、多元化的需求,是消费者认准品牌后复购的关键。谁能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中的黑马,我们拭目以待。

数食主张

纵观当下的食品行业的发展,品牌们在面对世界所展现的无法掌控的局面时,依然积攒了弥漫式的能量。每一次的涅槃重生,都让他们进化得更加强大,并为更多的品牌提供大量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即使前方仍有许多未知风险在等待着他们,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走向前台,而这些时代浪潮的参与者们,都将成为大国崛起、民族复兴之路上最精彩靓丽的注脚。

参考资料:

1.“追求环保”成为消费新时尚

2.吃喝越好碳排放越高?食品饮料产业碳中和之路怎么走-亿欧网

3.啤酒、苏打水和烈酒之间的边界正在被打破!

4.酒水饮料如何成为成年人的快乐(酒水饮料市场如何持续发展)-Tech时代.宋叨叨

5.预调酒、低度酒,年轻人摸不准的新胃口-BAI资本

6.悦己的低度酒,微醺的消费者-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7.上班也能“喝酒”?可口可乐、百威、喜力纷纷布局无酒精饮料市场-FBIF食品饮料创新

8.三度“买醉”,可口可乐今年第一款“白酒”上市!—食品版

9.一张中国地图,可以破解多少饮料品类创新密码?-FBIF食品饮料创新

10.新式茶饮创新盯上了小众水果,油柑之后是黄皮-研食

11.改造国民零食、添加小众原料......零食化养生讲出新故事-消费新推官

12.茅台卖冰激凌了!果然跨界没有最野,只有更野-搜狐美食

13.一场食品行业的文艺复兴,不看就OUT了-阿里大叔

14.一代“醋茅”疯狂跨界,中国醋业能否造一个“海天酱油”?-深氪新消费

15.00后,靠吃零食养生-电商在线

16.“功能性”零食盯上“自救”青年-观潮新消费

17.食品行业进入功能性时代,功能性食品零食化!-零食快报

18.乘“国潮”东风之势,中式滋养品如何滋养出千亿蓝海市场-FDL数食主张

19.深度丨一文读懂『预制菜』-零售圈

20.2021中国新锐品牌发展研究—食品饮料行业报告-36氪研究院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