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餐企老板内参
作者/蔡大柒
清明青团遇冷
大排长队的场景不见了
临近清明,又到了吃青团的时候,但在今年,这网红显得有点过气,没啥水花了。
搜索新闻,除了部分青团上市和自媒体测评外,再也见不到大排长队买青团的热闹新闻,也看不到惊呆众人的奇葩口味了。
内参君犹记得,去年这个时候,离清明没几天了,上海南京西路王家沙总店门口,排起了十米多长队,最长时差不多要到50米。
除了传统的豆沙、马兰头青团外,还有松茸虾笋口味的新品,新老结合,一天可以卖出12万个青团。
离它两三公里远的沈大成,是另一处青团宇宙中心,挤满了前来尝“青”的人。整个清明节期间,上海老字号们联手卖掉了50万只青团,火得不得了。
但今年,受突然爆发的疫情影响,城市的流动性大大降低,在上海再也见不到为青团大排长队的场景了,网络上的发声也少了很多。
昔日的大热网红,就像当下的上海街道一样,冷冷清清。
当然,回答青团为什么不火了这个问题,除了疫情外,还有青团高速发展态势的影响。
原本只有江浙一带售卖的节气美食,被盒马、叮咚买菜等品牌,带到了大江南北,跨越了地理界线。
早在3月中旬,盒马就上新了青团,口味分别为过去5年销量top级的咸蛋黄流沙爆珠、蛋黄肉松、传统豆沙等。叮咚买菜则推了腌笃鲜、酸菜鱼等一系列咸青团。
商超外,各地的餐厅、老字号们都动起了青团的小脑筋。像北京的护国寺小吃,就准备了豆沙、枣泥等甜口青团,还有咖喱鸡肉的咸青团。
青团的地域限制正被打破,无论是渠道还是产品种类,都呈现一个大爆发的态势。稀缺性打破后,青团成了街头巷尾都能买到的时令小吃。
另一方面,万物皆可青团,青团口味越来越多,再奇葩的口味都不奇葩了。
青团的新口味,一半来源于新茶饮元素,如奶茶、爆珠、豆乳、芋泥、黑芝麻椰奶等口味,另一半则来自近几年流行的餐饮大单品,如螺狮粉、酸菜鱼、酸辣柠檬凤爪、小龙虾等咸口味。
可以说,手边的一杯奶茶与桌上的一道菜,都可以包进青团里。
在今年,内参君发现精致餐饮也开启了青团的“军事竞赛”,往高端化方向发展。
像在亚洲50佳餐厅中拿下第12名的福和慧,就推出了无蛋奶的桂花绿豆素青团。此外,大董推出了椰汁燕窝青团、黑松露黑芝麻青团,还有成隆行蟹王府的蟹粉青团……
燕窝、黑松露、陈皮、蟹粉,越来越多的高端食材也包入青团中。
梳理完这些后,我们不难发现青团早已褪去网红的属性,成了普普通通的时令美食。和粽子一样,青团正沦为一种有些无趣,但不得不做的鸡肋节日营销必需品。
24小时热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