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蒙嘉怡
编辑/木鱼
盒马集齐了“吃春菜、赏春花、品春茶”三件套。
3月27日,盒马旗下高端养生品牌“盒补补”的首批早春龙井正式开采,主打一个“鲜”——以龙井为例,从采摘到上架盒马门店最快48小时。新鲜的龙井绿茶冲泡没有陈茶的苦涩,有很明显的嫩栗香和豆香。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盒马首次推出自有品牌春茶。除了明前龙井,盒马还将陆续推出碧螺春、安吉白茶、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地方特色名茶。
可以说,没喝过原叶茶的中国人,已经不多了。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超过九成的中国消费者有喝茶的经历,保持每天喝茶习惯的消费者占47.5%,茶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刚需。
隐藏在行业增长与品牌销售数据之下的,是不断涌现的新变化。蝉妈妈数据显示,茶叶主力消费者年龄下探,抖音18—30岁年龄段茶叶消费者占比达到30%左右。
面对年轻人日益增长的饮茶热情,茶叶行业仍有诸多痛点亟待解决。一方面,流通环节繁复,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转手于多个中间商,源头的茶农挣不到几个钱,但终端门店价格虚高;另一方面,市场鱼龙混杂,尤其是明前龙井这类产量有限的茶叶,更易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
为此,盒马通过产地直采,剔除中间环节,尝试解决这些痛点。
一是“简化”消费者购买流程。盒补补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进行研发,一是调整产品分量,一次购买可满足一个月的饮用需求,不像传统茶饼,可能需要喝大半年,消费者无需费心保存茶叶。二是由品牌方把控产品的分级、筛选和品控,确保价格、质量透明。盒马采购范特介绍,盒补补的茶叶有GI标,这是一个国家标识,打上去说明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还会有龙井茶的防伪标,配料表上还有更详细的执行标。“哪怕小白不懂,都可以依靠这些选到一个靠谱的茶叶。”
二是砍去中间环节。一般来说,传统茶叶需经过至少四个中间人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茶农—茶叶贩子—茶叶公司—经销商—渠道商—消费者。每个利益方都有自己的利润,原本1000元一斤的茶叶,到消费者手中时可能已涨至5000元一斤。
盒补补选择源头直采,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为订单农业模式,也即“买断制”,盒补补基于盒马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提前规划并锁定其未来的采购需求,比如预计2025年需要1吨的茶叶,2024年便与供应商签订合约,到时间就打款,即便最后这1吨的茶叶没卖完,也是由盒补补自行处理。产销之间的费用只有成本与代工费,双方形成了稳定的供应关系。
艺福堂茶业副总经理孔明表示,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提升他们的利润,让消费者买到更实惠的茶叶,也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更加专注于提升产品品质。“2024年,艺福堂的销售额在4.5亿左右,其中线上销售大概占了65%,还有35%是线下渠道。而我们与平台合作,有一定的推广成本,包括抽点、货架费等等,而与盒马合作只有生产成本,不需要支付渠道费用,这样下来,同品质同类型的商品在盒马平台的售价比其他渠道更便宜。”
事实上,在做茶这件事上,盒补补还属于“新人”。盒补补业务负责人介绍,2024年初,盒补补才开始计划涉足茶叶领域。团队花费6个月时间摸底各个茶叶产地,最夸张时一天跨越4个城市,只为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此次明前龙井新茶,便是盒补补与艺福堂的合作成果。
去年8月,盒补补茶叶商品首次上线——涵盖了散装茶叶、茶叶礼盒等系列商品。上述负责人透露,在做茶初期,盒补补也走了一些弯路。“盒补补的客户画像中,超七成为女性用户,所以首批茶叶产品会更加女性化,比如产品上会选择较为清淡的白茶,包装上会更加精致,分量上也是以小分量的尝鲜装为主。但当真正投入市场后,我们发现购买茶叶的男性用户比例超60%,我们就需要调整品类、包装、分量大小等。”
壹览商业了解到,盒补补开始做茶叶后,盒马的茶叶销量增长了9倍多,今年春节期间,还诞生了第一款月销售规模超百万的“武夷茶礼”单品,这都坚定了盒马做春茶的信心。
对于茶叶业务的未来发展,盒补补有着清晰的规划。“我们要做‘有克制的全面’。”盒补补业务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覆盖六大茶种,但每个茶种的深度,将根据消费者的喜好程度进行挖掘。例如,消费者偏爱绿茶,那么我们将上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信阳毛尖、峨眉毛峰等品类;而其他茶种,可能仅选择热门品类。同时,盒补补将根据顾客反馈不断调整选品,确保满足市场需求。”
据了解,盒补补成立于2020年,是盒马旗下的高端养生和健康品牌,起初以中式滋补商品为主。2024年,盒马开始布局“大健康”赛道,盒补补也在原有品类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了健康食品和保健品。
从中式滋补到保健品,再到如今的原叶茶,盒补补始终延续"让供应链更透明、更短"的底层逻辑,坚持源头直采,把所有中间虚高和不透明的利润都还给消费者。而这种变革背后,是盒马对零售本质的回归——当平台用供应链效率取代渠道溢价,用标准重构消弭信息差,喝到嘴里的不仅是鲜爽茶汤,更是其对"好货不贵"的持续探索。或许正如茶道讲究的"一期一会",盒补补与春茶的相遇,正书写着传统行业与当代消费者对话的新范式。
24小时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