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食言”掌权,叶国富怎么突然就成永辉“摄政王”了?
响马| 2025-03-28 18:05:17
永辉超市,名创优品,叶国富

作者/响马

编辑/薛向

出品/壹览商业

叶国富“食言”了。

在2024年9月举行的电话会议上,名创优品首席财务官张靖京明确表示,名创优品不会控制永辉超市董事会,不会成为实控人,将用权益法来核算这笔投资。

但如今,在永辉董事会提名的6名非独立董事人选中,名创系3人,永辉系3人,原CEO李松峰未能入选,且没有续聘CEO。

3月20日,永辉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授权公司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而叶国富是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这意味着,叶国富虽然没有永辉CEO的名头,却“集权”于一身,是目前实质意义上的CEO,由此真正掌控永辉。

在网络上,这一番“操作”也引起争议,有媒体直呼“夺权”,也有网友发帖调侃:“入股时说我们是财务投资者,现在成了‘摄政王’!”

问题是,叶国富为何要急于夺权?壹览商业探究发现,叶国富如此着急,却又非如此不可。这是因为,如果继续以“蜗牛速度”行军,永辉可能真的没救了。

夺权大戏:急转弯、原CEO出局、兄弟背向

2024年5月,永辉开始学习胖东来,进行商超调改,此后,在胖东来热度的加持下,永辉广受关注。

当年9月,名创优品通过向京东、怡和集团旗下子公司收购永辉超市股份的方式,砸下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一举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创下近年来中国实体零售领域单笔收购的最高纪录。

张靖京前述说法就是在此时提出的,不管网友相不相信名创优品只做财务投资者,“‘赌徒’叶国富,一把赚百亿”“叶国富‘抄底’爆赚百亿浮盈”“叶国富抄底永辉,给资本的震撼一课”等媒体报道纷至沓来。

然而,3月17日,令人措手不及的“急转弯”来了。

当日,永辉超市举行第六届董事会和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提名6名非独立董事人选,其中名创系3人,永辉系3人,原CEO李松峰出局。

在公告中,永辉超市称,“本次董事会暂未聘任公司CEO,虚位以待”。

对此,永辉创始人之一的张轩宁明确表示反对,他提出:“当前高级管理议案中,未涉及CEO安排,这令人深感忧虑。”他还盛赞李松峰带队学习胖东来,并强调“战略规划的稳步推进对公司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饶有意味的是,张轩宁的弟弟、此前传出兄弟不和的张轩松全票当选为董事长,从他的投票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支持哥哥的提议,两人背向而行。

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加上永辉创始人兄弟俩意见不一,名创系或者说叶国富强势掌握了话语权。

紧接着,3月18日,永辉发布招聘CEO的公告;两天后,又发布授权公司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的公告,叶国富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话语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接连出手,连上交所都被惊动了。上交所对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治理事项下发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为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一般股东、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从这一番急迫、迅猛的操作可以看出,叶国富忍不了,也等不了。

快对慢的暴击:夺权亦夺心

为什么叶国富要“食言”,并急于夺权?

一个关键原因是,原CEO李松峰带队走得过于缓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李松峰主管的永辉超市仅完成31家门店的调改。

不只是门店调改,部分地区供应链的建设也相当缓慢。

据“财中社”报道称,东北市场的供应链建了6年都没有投入使用。2018年,永辉超市开始建设东北仓储中心,时隔六年,这笔固定资产都还没有正式运营——在永辉超市2023年年报中,永辉东北仓储中心的产权证书尚未办理。

如此缓慢的速度,在张轩宁看来,或许是“战略规划的稳步推进”的表现,但这不是叶国富一以贯之的风格。

要知道,创立名创优品后,叶国富以“快”甚至激进闻名。仅仅是2024年,名创优品便在海外净新开631家门店,英国市场门店总数同比激增60%。

在这一鲜明风格之下,尤其是认为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出路”的情况下,叶国富可不愿意“坐等”。

他延续了以往的风格,以“快”为上——先是宣布永辉超市2025年调改门店将达200家左右,并关店250至350家。

换句话说,调改速度得是前一年的6倍多,关店则大约需要每天关掉近1家,改革力度、速度远超此前管理层。

次日,永辉就宣布黑龙江、吉林12家门店将于4月18日停止营业,并宣布与比优特超市达成门店转让协议。

不难看出,叶国富正在强化“快”的打法,并将其贯彻至永辉的管理运营,使“快”成为永辉改革的新的“心智”。

在五代十国时期重臣冯道所著的《权经》中,有“夺权亦夺心”等名句。从这个角度看,壹览商业认为,叶国富实施“快”对“慢”的暴击,既是在夺权,也是在夺心,从此开始重塑永辉的打法。

若不全面加速改革,永辉真没救了

整体来说,叶国富正主导永辉超市展开三大变革。

具体而言,一是组织变革,这方面要大力推进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二是运营变革,继续推动学习胖东来模式;三是供应链变革,大力推进裸价、直采和自有品牌开发。

这三大变革,对应增效、提质、降本的诉求,归根到底,是要提升永辉的盈利能力。用叶国富的话来说,2025年的核心目标是“减亏”,主要依靠“三提两降”——提人效、提业绩、提毛利,降成本、降费用。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永辉陷于亏损“泥潭”已久。

根据财报,永辉超市2021年净利润亏损39.44亿元、2022年净利润亏损27.63亿元、2023年净利润亏损13.29亿元。

至于2024年,此前永辉发布预告,称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1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7.06%,短期借款44亿元,应付账款75.7亿元。

算起来,四年亏损接近100亿元,财务状况不容乐观。

值得一提的是,调改、关店都是要花“大钱”的。据媒体报道,每家门店调改硬件投资接近千万,2025年要调改200家左右,这笔支出在15亿元以上;另外,关掉两三百家门店所花的费用也不会少。

何况,去年砸巨资收购永辉,名创优品几乎耗尽所有账面现金,现金流变得紧张。今年1月,名创优品还宣布发行总额合计5.5亿美元(约合39.95亿元)的可转债,以补充现金流。

结合起来看,叶国富奋力一搏,急于夺权、全面加速改革,是要永辉迅速“支棱”起来,向着他认定的“唯一出路”快速进军。

反过来,当前消费环境叠加竞争加剧,如果按以往“慢”的打法,永辉大概率会继续泥足深陷,这样的话,永辉真的没救了。

用老人,走老路,抵达不了新地方,但全面加速改革,也要看执行和效果,眼下,叶国富只是开了个头。

参考资料:

1.《一张反对票背后:京东退,名创优品进,叶国富会给永辉超市带来什么?》,红星资本局

2.《“狠人”叶国富第一刀:永辉超市退出东北两省》,财中社

3.《叶国富“曲线接手”永辉,赚了170亿的名创优品有了新野心》,电商在线

4.《永辉调改,半途换“司机”》,界面新闻

5.《叶国富挂帅改革,永辉超市开始全面“调改”》,财经思享汇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