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雷科技
作者/雷科技
比尔·盖茨的“智能家居”构想早在90年代就已经诞生,而消费产品的大规模落地也见于2014年前后,从资历来说智能家居在诸多科技产品中也算得上是“老前辈”了。但是,这样的“老前辈”也有普及难题,智能家居在中国普及率一直不高,根据Statista提供的数据,2020年中国智慧家居渗透率仅13%,其中大部分智慧家居品类渗透率不足10%(备注:智慧家居即智能家居)。
为了推动智能家居市场普及,行业做了很多的努力,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恐怕要数去年正式登场的“Matter”协议。这个协议将零散的智能家居厂商串联到一起,让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能够互相兼容,使得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组建智能家居生态,对推动智能家居普及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没有组建智能家居生态的需求,他们可能只是在某一个场景中需要智能家居的参与,这时候购买单一品类就变得更具性价比了。
在小雷认识的朋友中也的确有不少这样的消费者,有单独购买扫地机器人(扫拖一体机)的,也有单独购买家用安防摄像头的。或许,这种消费模式更有利于普及智能家居,而且从他们的访谈中小雷也能感受到,智能家居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增强。
扫拖一体机,从不理解到“真香”
小雷的朋友的小郑前两年定局深圳,并和丈夫育有一子。在单身生活的时候,对于家庭清洁其实没有太在意,因为自己的居住面积不大,平时也会收拾打理,从未想过需要借助科技产品来提升清洁效率。
但是,结婚生育之后,情况变了。
一方面,有了孩子之后家里的零碎杂物变多,而且孩子日常玩耍的空间大多在客厅地板,清洁工作变得更加繁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孩子更舒适的生活空间,他们一家搬进了更大的房子里,房屋面积的增大给日常清洁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说白了,本来小两口简单就能做好的清洁工作,随着孩子的到来变得几乎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按时按量完成,而且又不得不做。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购入了扫拖机器人来承担清洁工作,并对小雷坦然带来的变化要远超想象。
(图片来源:Veer.com)
“最一开始,其实我对扫地机器人这类产品是不太敢兴趣的,因为觉得自己住的地方就那么点面积,买回来根本没用,感觉吃灰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有了孩子又搬家,现在发现做起家务来特别累,刚好我在抖音还是什么平台上刷到宣传,说有多好用多好用,我简单了解一下,就买回来了。”
结合小郑的这番话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她选择购买扫拖机器人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懒”。当然,任何家电产品的进化趋势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强的“懒需求”,占用自己更少的时间甚至不占用自己的时间就能完成繁琐的清洁工作,这对工作忙碌的“打工人”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小郑对小雷说,自从买了扫拖机器人之后,自己的日常清洁工作真的轻松了很多。
“我买的是那种扫地和拖地一体的,我们一般是晚上设定它开始自动清扫,因为大家都上床睡觉了,机器人可以很轻松地扫拖干净地板。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用,因为孩子会在地板上玩,爬来爬去,地板的清洁还是很重要的。”
而谈到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点,小郑如此回答:
“最满意的还是扫拖结合这个功能,这的能帮大忙。之前对扫地机器人不感冒的一点还有只能扫地不能拖地,现在有了这类二合一的产品,我才下定决心要买它。”
至于不满意的点,实际上也和“扫拖一体”的功能对应,小郑表示:
“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虽说有扫拖一体,但毕竟抹布还是要自己手动清洗,如果能有自己清洗、更换抹布的机器人,那就真的完美了。”对此,小雷感到非常意外的是说到满意与否竟然和清洁程度无关,看来小雷的这位朋友认为这款扫拖机器人的清洁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图片来源:Veer.com)
另外,小雷知道其实市面上已经出现了自动清洗抹布(自动更换貌似还没实现)的产品,由此也引出了最后一个话题:未来有更先进的产品,小郑会考虑升级吗?
对此,小郑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小郑表示,短期内可能不会有升级的需求,但未来继续换出租屋或者购房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购买更新款的扫拖一体机。综合来说,她对扫拖一体机的使用体验感到总体满意,并已经发展成深度用户。
当然,这并不代表小郑成为了智能家居的深度受众,但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开始。
家用监控摄像头,关键时刻保护财产安全
和小郑相比,小雷的另一个朋友小黄则有一定的科技数码基础,平时也算是半个爱好者,对智能家居产品有一定关注。不过,最终他真正购买的智能家居产品也只有家用监控摄像头,而有趣的是这个产品还真的起到了作用。
小黄表示,近期正在准备搬家的事情,上周六外出看房子的时候,没想到手机上收到了监控摄像头传来的报警消息:有人开了他现在住所的门。
收到报警的小黄马上通过手机App远程查看监控画面,发现是他们现在住所的房东在没有知会的情况下带未来租客看房,用房东的备用钥匙开了房门。小黄将监控摄像头装在了门口的架子上并做好设置,摄像头能够检测大门的开关情况,每一次开关都会发出提醒。而这一次房东的不请自来,正好被监控摄像头记录了下来。
(图片来源:Veer.com)
小黄和我说,自己作为数码爱好者家中值钱的东西不少,比如一台整机超过3万元的台式电脑,各种笔记本电脑、相机和备用手机等,为了保证财产安全他在两年前了解并购入了家用监控摄像头,没想到在今天真的派上了用场。
针对这一次的及时报警,小黄整体上还是比较满意,因为监控摄像头报警几乎没有延迟也没有“掉链子”,在真正需要派上用场的时候体现了其价值。据小雷了解,目前绝大多数的家用监控摄像头都需要和App建立连接,通过网络实时同步监控画面。一些高端的产品会提供更好的画质,甚至是可旋转的底座,来实现物体跟踪的功能。
综合这一次体验,小黄也强调了自己购买这款监控摄像头的正确性,最重要是价格也不贵,他买的这款才200多。小黄表示,在诸多智能家居产品中他觉得最有价值的还得是智能安防,因为其他的产品可能会可有可无,但唯独安防这些设备可以防范于未然,只要发挥作用一次,就能挽回不少损失。
但实际上,从整体情况来看智能安防反而是最被忽视的品类,究其原因智能安防的价值其实和保险一样,在大多数时候很难见到它起作用,只不过一旦遇到问题,的确能为财产提供保障。归根到底,还是智能家居本身的市场教育做得不够好,普及率太低,不然以智能安防产品较低的铺设成本,理应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好用但关注度低,市场教育是关键
结合这两项真人真事,不难发现最终到实际体验上其实智能家居产品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而且想要获得较好的体验也不一定要组建庞大的智能生态网络,很多时候一件单品再加一个App就能实现对应功能。除了上文提到的这些品类外,近年来家电产品的智能化的确带来了不少优质单品,比如智能插座、智能门锁等均是其中“成功”的代表作。
但另一方面,从这两位用户的讨论中,我们也的确可以找到一些原因,关乎“为什么智能家居产品难以普及”。
其中最重要的,小雷认为还是“市场教育”。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他们并未意识到智能化的家电产品可以带来生活体验的巨大提升,或者利用好智能安防产品可以有效地保障财产不受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智能家居产品由于贴上了“高科技”的标签,因此总是给人神秘、远离大众的感觉。因此,想要推动产品普及,必须加大在市场教育层面的投入,让更多的消费者意识到智能家居产品的确可以带来体验的提升,同时又不需要付出太多的金钱成本。市场教育成功,才能打开用户认知,推动智能家居从小众到大众。
其次,价格依然是绕不开的重要原因。尽管我们说,现在智能家居产品的单品售价并不高,但实际上和非智能化的同类产品相比依然有着一倍甚至是数倍的差价。比如说灯泡,普通的节能灯泡售价大多在20元以内,而“智能灯泡”的价格有的六七十元,有的上百元。在如此明显的差价面前,也难怪消费者会“打退堂鼓”。
(图片来源:京东)
针对这一现象小雷认为,智能家居的单品价格还有下降空间,做到看齐传统品类甚至低于传统品类,才能取代的可能性。而背后的难度小雷也清楚,只是这是个必然过程:如果智能手机做不到比功能机更便宜,如何谈普及?如果新能源车做不到比燃油车更便宜,如何得到市场认可?因此,这很难,但也是必由之路。
第三,产品体验仍有上升空间。产品体验也分为多个方面,除了产品本身职能的表现外,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学习成本也是体验的一部分。显然,无论是本身职能还是使用体验,都有提升的空间。
比如说,任何智能家居产品虽说连上App就能用,但设备连接过程却十分繁琐,需要扫码、联网、调试……就算是有一定的数码产品知识,也要花上十分钟左右。那对普通人来说就更困难了,如此高昂的学习和使用成本,如何说服普通消费者选购智能家居产品?
再比如,小雷自己一直没有购买扫地机器人或者扫拖一体机,主要原因是出租屋面积不大,常规的扫地机器人根本无法施展。为此,厂商有没有考虑针对小面积空间推出扫地机器人?至少目前小雷还没见到有这种主流产品。
综合而言,智能家居产品尽管已经发展多年,但依然有不少痛点存在;另一方面,其作用随着用户群体的增多出现了口碑效应,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智能家居产品对我我们生活体验会有明显提升。套用伟人的一句话总结,智能家居的前途的光明的,但道路注定是曲折的。
24小时热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