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有牛财经
作者/黑桃与长剑
负债数十亿日元,又一家日本“老字号”倒下了。
5月13日,日本老牌音响设备制造商安桥家庭娱乐(Onkyo Home Entertainment)向大阪地方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安桥代表取缔役社长林亨坦言,公司已经长期未能还清债务,目前两家子公司因资金困难而无法继续经营,公司自身也无法阻止资金周转的恶化,故向法院申请破产。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安桥的负债高达3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3亿元)。
安桥这个名字在外或许不声不响,但在影音发烧友的圈子里,它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946年成立的它,一直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扬声器、唱盘和立体音响设备品牌,其Radian迷你组合音响曾在千禧年之前的日本广受欢迎,另一款产品Grand Scepter GS-1还曾于法国获奖。
曾经如此辉煌的品牌,为何如今沦落到欠下数十亿债务凄惨破产的下场?这恐怕还要从2003年说起——毕竟,它衰落的第一个原因就在于苹果对音乐市场的进军。
2003年,苹果公司推出了iTunes,这项服务让用户可以便捷地通过互联网下载和欣赏音乐,随后一年,音乐播放器iPod出现,“iPod+iTunes”这对黄金组合正式对一众光盘公司和音响巨头发起了挑战。待到苹果在2010年推出iPhone 4,安卓厂商们带动智能手机普及之时,安桥这样的传统音响公司早已丧失了任何先机。
一直以来,安桥都抱着日本企业在工业时代的典型思维——力求精益求精,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对某一细分类别产品的设计研发上,对市场的敏感度却相对低下。这让它先是错过了“iPod+iTunes”的随身听时代、接着又在智能手机厂商和在线音乐平台们掀起的巨浪中踌躇不前。
安桥不是没有想过改善这一局势。2015年,它收购了日本先锋(Pioneer)公司的音响设备事业部,试图通过标准化产品开发和提高盈利能力来拯救下滑的业绩。然而,安桥似乎仍未意识到加强已成夕阳产业的音响主业只是治标不治本,除了为公司增添一堆债务外,这笔收购没有对安桥的转型起到任何作用。
最终,安桥的产品在不断变化的娱乐市场中被挤到了边缘,其作为盈利来源的音响,销售量在几年内持续缩小,在截止2020年3月的财政年度里,它录得了超过98亿日元的巨额赤字。
因为资金不足,安桥甚至连最基础的产品制造都没办法维持。据日经新闻网报道称,很多家电量贩店都抱怨“根本进不到安桥的产品”。
出于维持资金流转和上市公司地位的目的,安桥只能考虑将旗下业务打包出售。
2019年5月,安桥宣布与美国音响企业Sound United达成协议,欲以80亿日元价格将家用影音业务出售给对方。时任安桥代表取缔役社长的大朏宗德甚至表示,公司出售家用影音业务后愿意接受贴牌生产,力求实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不过,双方最终未能就交易达成一致,谈判也就此取消,这直接导致安桥在2019财年里面临资不抵债风险。
彼时,安桥尚有来自英属开曼群岛的投资基金Evo Fund撑腰。在后者的帮助下,安桥在2020年7月公布了一项发行新股融资46亿日元的计划,虽然这项计划最终仅发行了四期新股就草草收场,但这至少帮助安桥多撑了一阵子。
可惜的是,资本或许会偶尔伸出援手,但它们从来不会将钱投进一个无底洞中。2021年,安桥又发行了由包括客户在内12家企业认购的C类特殊股票,预计最多筹资62亿日元——这能让它不触及东京证交所的退市标准。然而由于Evo Fund带头拒绝行使认购权,安桥最后仅筹集到了12亿日元的资金,不得不黯然退市。
失去上市地位后,安桥似乎仍然想做最后一搏,而它的努力几乎让人有了起死回生的错觉。
这之后,安桥成功与美国消费电子巨头Voxx旗下全资子公司Premium Audio Company, LLC(PAC),以及夏普达成协议,它们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接手安桥亏损的音响业务。根据协议,这家合资公司将向安桥支付3080万美元(约合39.83亿日元)作为收购费用,此外还会承担一部分负债,未来也会向安桥支付某些产品销售佣金;在中国市场,安桥的产品去年底已经恢复生产,独家总代理是Cinemaster影音大师。
当然,这不过是安桥垂死前的回光返照罢了,即便是数千万美元的资金,最终也没能填补安桥巨大的资金漏洞。如今再回望过去,从忽视时代变化的那一刻起,安桥的失败其实已经注定。正如其最后一任代表取缔役社长林亨所言,早在数字技术开始发展时,公司仍然有足够的能力赶上市场变化速度,但“他们从未选择这么做”。
24小时热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