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十年价格新高,经销商仓库搬空——这个调味大单品正偷偷复苏
快消| 2021-11-30 14:36:58
调味料味精配料

500.jpg

来源/快消

作者/李珂


“谈之色变”的味精,仍是一个好品类?

价格创新高,提价利好行业

当下的味精价格,正节节攀升。

大宗商品信息服务平台卓创资讯数据显示,在调味品赛道中,味精价格也悄然走高,2021年下半年味精价格创10年新高。截止到11月19日,2021年大包装味精40目年均价每吨8870.8元,同比上涨25.1%。

上周,味精生产上市公司梅花生物曾在互动平台上表示,该公司生产的味精较第三季度均价上涨20%左右。此外,味精和黄原胶生产商阜丰集团也在上周五表示,内销大包装味精价格继续维持每吨12000元,且预计12月底前供应紧张局面不会改善。

卓创资讯在报告中表示,9月和10月,行业下游常规刚需出现,即便是玉米价格出现下滑,化工辅料涨幅远超过玉米降幅,味精市场继续高频反弹。11月上旬主产区开工不足,加上柴油上涨、物运成本增加、运力紧张、上下游库存储备不高以及上游有意识的限量接单,味精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上行。

(味精入库近乎“秒光”)

味精行业的调价,是国内食品行业涨价浪潮的进一步延续,对于味精生产制造企业而言也算是一个利好消息。

今年10月,海天味业发布公告称,由于各主要原材物料、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将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随后,海欣食品、天味食品、加加食品、安琪酵母、金禾实业、金龙鱼、卡夫亨氏、雀巢、熊猫乳品等纷纷宣布涨价,提价幅度不等。

一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味精行业呈现典型的寡头竞争格局,头部企业拥有定价权,在需求回暖背景下,头部企业有望通过提价获得更高利润。从产业链来看,味精下游B端工业客户包括联合利华、海天、康师傅、统一、雨润、太太乐等各类食品企业,较为分散。同时,味精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在下游成本占比较低,对味精涨价不敏感,构成了味精生产制造业获取超额利润的可能。

伴随着价格上行,今年以来头部味精制造生产企业的业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例如,阜丰集团今年上半年营收和毛利分别上涨16.6%和20.2%。该集团表示,营收增加是主要产品价格所致,虽然期内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集团仍能将部分成本压力以加价方式转嫁给下游客户,从而保持盈利能力。另一味精生产制造头部企业,梅花生物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10.27亿元,同比增长35.51%;净利润约10.04亿元,同比增加57.96%。

展望明年行业的发展,瑞银投资银行在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由于主要大宗原材料,包括大豆价格近期已经开始回落,预计(味精生产企业)明年成本将同比下降,这将令行业利润率继续复苏。此外,由于预期行业将加价,终端与二批商进货意愿或上升,从而加快一批商的管道去库存,继而有助于厂家收入增长。

产业谋转型,味精别样求生

从九十年代“无人不食味精”,到2010年前后,因“不健康”谣言导致味精行业全面产能过剩。相比起风头一时无两的酱油等品类,味精近几年稍显落寞。根据欧睿数据,味精的消耗量从2013年的114.6万吨下降到2017年的92.2万吨,并保持继续下降态势,预计在2022年降至78.9万吨。

不过,长期被冠以“不健康”名头的味精,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疫情后呈现出强势回暖之势。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除了上游涨价带来的溢利空间外,行业结构的调整和消费形态的改变,也都为味精品类的延续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2013年,针对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家提出大幅淘汰味精产能规划。自此,我国味精行业进入快速整合阶段,全国味精生产企业下降至12家,盈利状况也开始有所好转,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经过几轮行业整合之后,味精产业形成了阜丰集团、梅花生物和宁夏伊品寡头的稳定竞争格局。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上述三家品牌占到了国内味精市场超过八成的份额。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让头部企业拥有了更强的定价权,盈利能力也更强。

事实上,抛开疫情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虽然在家用消费端味精受到鸡精等新兴调味料的打击,近几年的消耗量仍持续下降;不过,受益于调味品行业整体价格上调以及餐饮端对调味品用量的增加,味精销售收入不降反升。

一业内人士表示,味精消费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直接供应给食品加工企业。比如,鸡精、酱油、肉制品、方便食品等;第二类是餐饮消费;第三类是家庭小包装。由于工业食品加工需求和餐饮行业调味两大需求占据味精行业消费绝对地位,因此,相比味精厂商,对消费趋势反应最敏感的是餐饮和预包装食品生产企业。

根据中国信息产业网数据,餐饮渠道的人均调味品消耗是家庭烹饪的1.6倍,也就是说从市场消费占比来看,餐饮味精消费量远远高于家庭消费。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大多数外资高级酒店则坚决不使用味精,但更多餐厅则选择了一种更温和的办法,原因很简单——虽然改变顾客(对味精)的认知很难,但顾客就要吃原来的味道。

除了餐饮用味精,工业食品制造企业也是味精的消费大户。公开数据显示,味精在工业食品加工中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使用,而且工业食品加工需求量占味精总消费量的70%。近年来,味精在餐饮方面销量呈下滑趋势,被鸡精、酱油、耗油代替了一部分,但在食品工业中作为添加剂是持续增长的。

除了B端的应用以外,复合调味料和风味配料的快速增长也将进一步带动味精的使用需求。

据了解,酱油、耗油、榨菜、橄榄菜配料表里面的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其实就是味精。另外,当前很受市场欢迎的预制菜(半成品菜)、其中的复合调味料包,也会使用多种调味品。此外,最近几年在地方特色产品发展走向全国的浪潮下,风味配料市场创新力十足,出现了越来越多品类的风味配料,也同样会增加味精的使用需求。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元,2021年将达1658亿元。卓创资讯分析师陈莹莹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认为,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导致复合调味料成为市场中炙手可热的消费品。预计未来5年味精的需求量会持续增加。

可以说,味精还远未被淘汰,只是换了一个“身份”继续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虽然整体品类的天花板依然不高,但对几家头部企业而言,能做的事情和能讲的故事还有很多。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