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深眸财经
作者/叶蓁
最近,就连主打高端的奈雪的茶也被爆出了卫生问题。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近日,上海奈雪的茶东长治路店因某款茶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被上海市虹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
高调上市、疯狂扩张的“全球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却在“根基”上出了问题。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呢?到底是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呢?
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到底怎么回事? 管理问题,还是经营策略问题? 星巴克还是瑞幸,奈雪的茶迷失了方向?
然而,卫生问题不是奈雪的茶的终极问题,日常运营只要足够精细化,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改善。
“深眸”认为,真正让奈雪的茶迷失的,是它经营方向上的问题。奈雪的茶目前在星巴克模式和瑞幸模式之间来回摇摆。
星巴克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第三空间,人们在买一杯咖啡之外,还会在星巴克办公、商务约谈,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再顺便点一点甜点。
奈雪的茶一度是对标星巴克的第三空间的。而且,国人的心思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所以奈雪的茶在星巴克统一采购甜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选择现场烘焙。
于是,奈雪的茶不仅有供消费者小坐的第三空间,还有一个巨大的烘焙厨房。而这样带来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门店面积直接翻了个倍。
行业老大喜茶的单店面积普遍在100平米左右,而奈雪的茶的单店面积达到了200平米。烘焙后厨的面积大概需要25平米。
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区,门店的租金成本居高不下。如果直观地将收入和单店面积做一个比较,奈雪的茶的单店坪效在5万/年/平米,远远低于喜茶12万/年/平米。
反映到利润表上,那就是连年的亏损了。2018年到2020年,奈雪的茶税后利润分别为-0.7亿,-0.4亿,-2亿。
这也无可避免的,导致了巨额的亏损。
奈雪的茶显然也意识到了目前负重前行的状态,想要抛掉辎重,轻装上阵。在招股书中就曾披露奈雪PRO店将是未来奈雪的茶的新方向。
和标准店相比,PRO店有两大特点:第一,移除面包房区域;第二,开店位置主要位于商务办公区和高密度社区。这两大特点其实反应的是同一个目标——减少单店面积,节约房租成本。
同时,奈雪的茶还宣布在PRO店中,增加咖啡类目。奈雪的茶悄悄地将学习对象从星巴克换成了瑞幸。
然而,又卖奶茶、又卖咖啡、还卖烘焙的奈雪的茶,是更气质独特,还是面目模糊呢?
因为第三空间和PRO店是两个完全无法类比的模式,一个主打慢,吸引客户消磨时间,诱导客户更多消费;一个主打快,不管是优惠券也好、活动也罢,用最高效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客户,快速实现购买,快速离开。
星巴克总是有人在闲坐,也总是有人举着手机上的优惠券到瑞幸快速买走一杯咖啡。
奈雪的茶“既要,又要”的思想,投资者并不想买单。尽管2021年上半年调整后的净利润转正,但股价却跌跌不休。
欲速则不达?
再回到这一次的抽检不合格事件。从市场层面来讲,这件事可小可大,就看奈雪的茶管理层是如何看待的。
毕竟,在奶茶的历史上,可是出过“大事”的。比如,当年那一起震惊两岸三地的“台湾塑化剂事件”,曾经也是因为茶奶质量问题,给了冲泡奶茶致命一击。
2011年5月23日,台湾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一家叫昱伸公司的“起云剂”供应商,在产品中大量添加了有害健康的塑化剂,涉及了至少45家饮料、乳品制造商,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酵素饮品遭到污染。
这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台湾版的“三聚氰胺事件”。
而奶茶之中,因为含有起云剂,所以50岚、永康15等台湾知名奶茶品牌也被检测出含有塑化剂,这起事件导致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就连英国、美国的奶茶从业者业绩掉了一成,严重的甚至掉了一半。
在中国大陆的青岛,一个喝完奶茶的年轻人去医院拍了个CT,在CT影像里,他的胃里有很多颗粒状的阴影,于是“谈珍珠色变”一下子成为事实,很多客户不再订货,甚至要求退货,至少有一半的奶茶店下架了珍珠。
珍珠奶茶,也从此被“封杀”,而对当年“三聚氰胺奶粉”还颇有余悸的家长们,也将奶茶列入了垃圾食品行列。一下子,珍珠奶茶一夜之间进入寒冬,几乎所有的奶茶品牌都在收缩战线,破产倒闭的不计其数。
今天,奶茶行业已非昔日可比,仅凭奈雪的茶一个品牌,确实也难以“砸”一个行业的招牌。
但是,奈雪的茶作为新式奶茶上市第一股,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更多,在这个不创新就会“死”的赛道,前有喜茶一骑绝尘,后有蜜雪冰城“步步紧逼”,奈雪的茶要想坐稳行业老二的位置,真的容易吗?
此次的卫生问题,或许能为奈雪的茶提个醒,一味的狂飙盯着“钱”,反而欲速则不达。
24小时热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