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雨薇
出品/新经销
“从去年中秋起礼盒就明显感觉卖不动了,今年怕是更不好过!”这是前段时间笔者在一线调研时,一位导购的真实反馈。
中秋不到一周,与以往从厂家到终端,自上而下都卯足了劲要打好中秋战役相比,今年终端市场的节日氛围似乎并不浓厚,甚至略显冷清。
为此,笔者拜访了几位商超负责人、小店老板、经销商,听他们聊了聊今年礼盒市场消费的变化。
01
终端价格持续走低
节礼属性削弱
走进一家超市,中秋的氛围装饰都已经摆上了。除了常规货架,入目满是堆头,但十几个堆头里,只有两个在卖月饼。与此同时笔者观察到,除一款主打高端的礼盒卖到了300元,其余均为百元及以下。
某超市工作人员向笔者透露道,前两年近乎1/4的堆头都在卖各式月饼,恨不得所有礼盒都打上“中秋”的标签,与节日做捆绑,但今年大部分都变成了常规礼盒,且以低价为主。
“268元的礼盒A从打堆第二天就开始做特价,买一赠一,相当于一百多元,但即便如此,也反响平平。”
而就在街对面的某批发超市,门口赫然陈列着数类礼盒,却唯独不见月饼。一问价格,30-80元不等。
“前几年‘天价礼盒’影响太差了,现在消费者买前都先问价,价格高了根本卖不动!”门店老板道,“带有明显‘中秋’标识的礼盒也不好做,打上了节日限定就会给人高价格低价值的印象,影响动销。”
笔者走访了山东、北京、安徽等市场,这种在终端有意弱化节礼属性的现象并不罕见。甚至有不少小店已经“放弃”了中秋礼盒,门店内礼盒全都是常规包装。
理由也很简单,今年中秋预售期太短了,月饼卖不了几天,常规礼盒除了满足过节送礼需求外,节后也能卖,而且价格更实惠!
而月饼礼盒落寞的背后,是礼盒市场丰富度的提升。各式坚果、零食、牛奶、水果礼盒应接不暇,就连预制菜、熟食都出了礼盒装。
用某便利店店长的话来说就是,“现在年轻人也不讲老一套,吃月饼就是个仪式感,不如提点牛奶面包来得实在!”
02
门店不敢备货
经销商不敢压货
市场反应慢,门店也变得更加谨慎。这份谨慎体现在备货及礼盒品类的选择上。
笔者注意到,山东某地一高档小区外的烟酒店一改往昔节前的“高调”,门口不再堆满礼盒,只象征性摆上几款牛奶饮料、白酒散啤、特产礼盒。
“以前提前半个月就在门口大批量摆货招徕生意,但今年不太敢备货,一来钱不想压在货上,少订点缺了还能补;二来店面就这么大,卖不出去占地方,不如多摆点高利润的产品。”门店老板解释道。
相比于各式“虚头八脑”的节日礼盒,带有本地特色的礼盒在终端更受追捧,比如临沂炒鸡、煎饼、酱菜之类,符合当地消费习惯,销量和利润都更可观。
而在经销商侧,今年中秋也显得格外“克制”。
“中秋档订货量同比下滑了20%。前几天有客户想要20件礼盒,经过综合评估后最终只给供了5件,保证基本的量,卖完再补总好过滞销退货。”
问其原因,该经销商解释道:去年中秋、春节礼盒的动销都比往年下滑了30%左右,终端信心本就不足,更何况今年中秋销售周期短,市场竞争会更加集中、激烈。加之中秋和国庆没有挨在一起,会造成返乡人员分流,销量下滑是必然的。
对于今年中秋的形势,该经销商也并不看好。“今年礼盒价格普遍下滑30%。去年月饼平均价格在80元,今年35-68元居多。预计商超销售额整体下滑25%。”
03
销量有望反扑
礼盒市场仍有机会
距离中秋节仅剩不到一周时间,从门店端的反馈来看,今年的出货情况不会太理想,建议各位经销商老板降低预期、放平心态。
同时也不必太过悲观,即便当下礼盒消费遇冷,需求仍然存在,但需要给予其足够的重视,灵活调整策略。
消费能力下降,商超客流下滑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无法避免。
在渠道布局上,如果门店出货达不到预期,可以考虑布局一些特殊渠道来弥补商超的下滑。比如社区团购、企业团购等。
据笔者了解,有部分经销商在节前一个月就开始对接、布局各类团购,预计销量占今年中秋出货的25%。
此外,相较于商超而言,临近社区的中小门店在礼盒售卖上具有天然优势。小店礼盒的销量爆发期通常集中在节前三天,抓住这一波高峰,备好货、及时响应终端需求也能取得不错的销量。
从礼盒属性来看,如果是月饼礼盒,季节性明显,该出手时就出手,同时要做好节后拆零、促销的准备;如果是常规款礼盒,可以考虑拉宽售卖时间。
今年中秋和国庆没有连在一起,造成人员分流的同时,也意味着礼盒消费会有两波小高峰。当外出务工人群返乡后,乡镇乃至农村的市场还有一定销量空间,提前做好布局,礼盒消费仍有望反扑。
写在最后
就走访情况来看,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礼盒消费的“冷”仍会持续。但比起市场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门店和经销商心态的变化。
在整体经济承压之下,每一个经销商都要做好心理准备,降低预期,把心态放平稳,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寻找新的增长路径。竞争一直存在,关键看如何承接挑战,发现机遇。
24小时热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