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布林
出品丨壹览商业
8月16日,京东旗下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达达集团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达达集团第二季度取得总营收28.11亿元,同比增长23.21%,GAAP下净亏损为1.59亿元,同比缩窄72.58%,non-GAAP下经调整净利润为841.2万元,首次实现单季经调整净利润为正。
2020年6月,达达集团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2021年3月,京东以8亿美元增持达达。2022年2月,京东再次以5.46亿美元现金和若干战略资源增持达达,自此达达对于京东不再以“关联方”的身份存在,而是将业绩并入京东财报,团队和业务也正式被整合进京东体系。
2022年8月,达达创始人蒯佳祺卸任,决策层由2012年加入京东的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接手董事会主席职位,2014年加入京东的何辉剑接手总裁职位。今年7月底,达达联合创始人兼CTO杨骏也宣布辞职。
从业绩表现来看,并表之后的达达两大业务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依然保持了比较快速的增长,并且实现了较大幅度的经营基本面改善。
从2021年4月开始,达达快送和骑手之间通过第三方公司直接结算,达达快送的营收统计规则发生变化,京东到家开始成为了达达集团的营收最大来源。跟京东并表之后,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虽然营收增速持续放缓,但20%以上的同比增长率相较于行业平均水平依然可观。
京东到家的营收来自于商家的佣金、在线广告和营销服务以及履约服务。截至6月30日的12个月内,京东到家GMV达708亿元,同比增长29.67%,货币化率保持稳定,缓升至9.89%。
与京东之间在团队和业务上的逐步融合,给达达在成本控制方面带来的收效显著,尤其在营销和研发上,京东可复用的营销资源和技术能力让达达节省了不少费用。今年第二季度,达达的总运营成本率降至新低的107.37%,距离经营性盈利又近一步。
体系融合后,京东给达达的业务路线也按照“多快好省”来进行布局。
首先,“快”是达达作为即时零售和同城配送平台的核心体验。去年10月12日,京东和达达正式发布了“小时购”业务,由京东提供流量入口,门店提供货品,达达来承接履约,实现“线上下单后小时级乃至分钟级送达”。
近期京东即时零售服务已统一更名为“小时达”,包括京东App重要入口之一的城市频道名改为“小时达”,提供即时服务的门店和商品标签也改为“小时达”。在曝光量、点击率优化的推动下,小时达频道的日活用户同比增长超过100%,GMV同比增长超过3倍。
“多”体现在商家和商品的数量和品类上。第二季度京东到家年活跃门店数同比增长超70%,超过30万家:其中商超是京东到家的优势类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年商超百强榜单》中,京东到家已经合作了92家;便利店第二季度为京东到家带来的GMV同比增长了近3倍;酒类新上线门店超过5000家,GMV同比增长超过4倍;电脑数码品类的GMV则同比增长超过70%;家电的GMV同比增长近100%;家居GMV同比增长超过4倍。
“好”则反映在合作品牌和服务质量上,借助京东多年积累的品牌资源以及服务能力,京东到家上已与约300个国内外领先品牌建立了O2O营销合作,并且可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比如消费者在京东到家下单电子锁,可以得到4小时内送装一体的服务。
最后在“省”的层面,“低价”是京东今年整体想打造的核心消费者心智,因此小时达在搜索场域上线“价格星级”可视化运营工具,推动高性价比商品上线的基础上,二季度协同商家进一步提高小时购商品的价格竞争力,目前“高星商品”占比提升了10个百分点。并且第二季度京东到家面向全国超2000个县区市的下沉市场消费者推出了“下单满59元立免基础运费”活动。
总体来看,在传统B2C电商遭遇天花板的大背景下,即时零售成为了各个平台开始大力争抢的市场。达达和京东的整合对于双方来说是共赢的局面,达达通过即时零售给京东带来了业绩增量,而京东为达达带来的流量和资源支持,让达达得以全面降本增效。
目前即时零售市场的头部平台包括美团闪购、京东到家、饿了么、多点等,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行业格局也将会这几家在竞争。当然各家的优势不同:美团闪购借助美团在餐饮外卖的绝对地位可以得到流量的加持,在整体单量有保障的前提下成本也能得到很好的稀释;饿了么情况和美团闪购类似,虽然背后有阿里整个商业体系的支持,但整体落后于美团;而多点在线上流量方面略显吃亏,主要是靠物美和物美关联的公司从线下往线上导流,2022年交易额突破了千亿规模,无奈货币化率较低,营收仅为15亿元。
对于达达和京东来说,整合不再让达达告别了单打独斗,接下去更多是站在如何帮助京东整体打开即时零售局面的视角来运营。双方的整合还只是开始,达达和京东零售、京东健康、京东物流之间已经有的以及可以发生的交集都很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达达在经营基本面能进一步改善,实现绝对意义上的盈利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24小时热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