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号称“月薪过万都吃不起”的冰淇淋gelato,火了?
餐企老板内参| 2023-06-27 15:10:50
gelato蜜雪冰城雪糕


出品/餐企老板内参 

作者/余从

一个球52元、两个球78元,随随便便挑几个口味直接破百……

最近在“吃冰”这个领域,gelato凭借高贵的身姿,轻松打败“雪糕刺客”钟薛高,荣登当下“刺客”榜首。

如此昂贵却得到追捧,北上广涌现的gelato品牌让人目不暇接,不少茶饮品牌加入赛道。

被网友戏称“月薪过万都吃不起”的手工冰淇淋gelato,火了?

01 新版“雪糕刺客”Gelato,火了

月薪过万吃不起老乡鸡?醒醒吧,你连冰激凌球都吃不起了!

这年头,商场里随便迈进一家“手工冰激凌”店,一个球52元、两个球78元,随随便便挑几个口味就破百,500g拼装版更是逼近300元。这个价格,足够你买下12斤牛肉,或者两箱钟薛高了。

凭借高贵的身姿,它轻松打败去年的“雪糕刺客”钟薛高,荣登当下“刺客”榜首。

它就是,Gelato。

目前市面上,接连冒出来的gelato品牌,价格不一,但有个共同的特点——贵,在寻常冰淇淋价格上翻几番。

但很多消费者认为,它值。

gelato本意是“意式手工冰淇淋”,和ice cream“美式冰淇淋”相比,gelato主打一个健康新鲜美味——gelato用牛奶、奶油、糖和各种新鲜水果及坚果制成,制作过程不另外添加一点水分,比ice cream脂肪含量、空气含量更低,温度更高,保质期更短。

高价似乎助推了gelato的传播,让它显得更有魅力。

消费者对它感兴趣。小红书平台上,#gelato话题的浏览量达到2.2亿次。国内一二线城市的gelato门店普遍门庭若市,比如北京国贸和三里屯的Venchi闻绮就总是络绎不绝。

商家也在积极开店。至今,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已经出现开出十几家门店的连锁品牌,如集中在北京的igelato、上海的达可芮、杭州的Pinvita gelato等等。在二三四线,阜阳、信阳、芜湖也可以见到gelato门店的身影。网络上,还有不少没有线下实体店的gelato网店。

一些知名品牌,也已经布局gelato。

喜茶在lab店中引入gelato,做了10个口味供消费者选择。进了喜茶的gelato上了“喜”字辈的户口,改叫“喜拉朵”。

另一位茶饮巨头蜜雪冰城也布局了gelato赛道。不同的是,蜜雪冰城直接将gelato做成了品牌“极拉图”,即蜜雪集团的第三条业务线。

蜜雪加盟大舞台上的幸运咖、蜜雪冰城与极拉图(穿橙色衣服的小象)

过去一年在餐饮圈很活跃的跨界选手中国邮政也盯上了gelato,这个月在广东开出“Post Gelato” 。

gelato的风吹到了复盘博主那里。一批人开始拆解:这个上世纪90年代就进到中国市场的高级冰淇淋,为什么在今年夏天红了?

02 为什么gelato今年夏天火了?

gelato走红与这几个因素有关:

1、低糖低脂风口,gelato顺应需求、热度提高

大众越来越关注低糖低脂,甚至是0糖0脂。

瑞幸近期推出的多款新品宣传画面中,都标出了“0脂”,奈雪的茶直接在杯套上对代糖“罗汉果糖”进行宣传。

而冰淇淋作为大众印象中“高糖、高热量”食品,一开始就拒绝了部分追求“低糖低脂”的客群。但gelato不同,其专业的制作过程决定了这个品类天然低糖低脂。

低糖低脂风口起,自然而然带动相关食物的热度,gelato搭上了这趟顺风车。

2、gelato因高毛利等特性,成为热门创业项目

今年,有很多其他行业的人涌入餐饮行业。

gelato “小”,热度持续提高中,且相对毛利高。

与此同时,gelato生产工厂从幕后走到前台,在社交平台上给有意向的人提供门店模版,以及购买机器的联系方式。从供应链的角度,降低了入局的门槛。

因此,gelato完全符合“小而美”的餐饮创业理想。

闲鱼上售卖的gelato制作配方

3、本土化口味创造噱头,吸引流量

本土化创新口味的出现,让gelato赚足了风头。

比如南京烤鸭风味gelato、碧螺春gelato、山药枸杞gelato……还有一些gelato,做出多巴胺色,非常吸睛。

新中式意式手工冰淇淋,就这样火了起来。小红书上,一些gelato店家发出这种口味后,会有人求教学,求配方。

现在,不少gelato店都加入了新中式口味。

4、价格贵得理直气壮

可以说,gelato和前段时间排出百米长龙队伍的“60元天价贝果”、“98元吐司”一样,拿捏住了消费者心态。

60元天价贝果

比传统冰淇淋“脂肪含量低”、“空气含量更低”,“保质期更短”等等都成为了绝佳的品牌卖点,这些卖点也为gelato带来了卖出贵价的底气。自然,一批消费者会为了这份“贵”去掏腰包。

总结来说,gelato现阶段的火热与创业潮、低糖低脂风口、二创、消费分级等都有关。

03 gelato赛道,能站稳脚跟吗?

问题的答案可以用一个时下的网络流行梗回答: “这很难评。”

首先是难以突破的时令问题。gelato和传统冰淇淋一样,高毛利背后的天敌是时令性问题,一年卖半年,因此很多乳品企业多年来不愿意涉足这个门槛不高的领域。

其次是小品牌遍地开花,没有全国性的品牌跑出。

在上海,能以“gelato”命名的大小商家,如果要一一列举的话,可能会排列组合出来一篇英语小作文。什么“il laboratorio del gelato”、“Spiceman Artisan Gelato”、“CORNER CONE GELATO”、“Sette Gelato”、“momo gelato”、“Evermore gelato”……

新老网红齐聚一堂,上海已然成为了gelato的修罗场。

部分品牌因为成本原因、追逐更高的毛利,没有严格按照传统gelato的标准来制作,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出品流程,再到风味呈现,都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照猫画虎式生产的商家,注定做不了复购的生意。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在上述分析的多方因素作用下,gelato正在成为时下热点,消费者的认知、教育也正在逐步打开。

一二线城市可以承载起这样的价格带,再加之符合健康趋势、口味多元易创新,gelato或许能成为下个风口品类。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