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叮咚买菜一季报:营收同比下降8.2%,毛利30.7%,整体盈亏平衡
第三只眼看零售| 2023-05-12 21:08:08
叮咚买菜财报

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作者/张思遥

图/壹览商业

5月12日,叮咚买菜公布2023年一季度财报。

据财报披露,叮咚买菜一季度总营收约49.975亿元,同比下降8.2%;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收入为610万元。其中毛利提升至30.7%,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收益占收入的百分比由2022年同季度的-7.8%提升至0.1%。预计2023年Q2以及全年会继续保持Non-GAAP盈利。

对于营收下降,叮咚买菜官方表示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2022年上半年受华东地区疫情影响,供给量大幅提升,导致去年3月营收基点数过高;二是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后,今年春节期间华东地区人口流量量增大;三是去年叮咚买菜优化退出了部分区域,用以保障整体效率,最终导致叮咚买菜该季度同比营收下降。

叮咚买菜同时披露,具体到1月、2月来看,其GMV保持稳定增长,同比增长5.3%。其整体渗透和经营能力继续提升,实现盈亏平衡,符合上季度叮咚买菜公司预期。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一季度表现,是叮咚买菜在疫情防控结束后,进入常规阶段后的首次“答卷”。这会辅助资本市场及零售行业对叮咚买菜做出判断,同时评估生鲜前置仓企业的未来走向。

在财报披露后的电话会议上,叮咚买菜也对其经营细节进行披露解读。单仓模型进一步成熟是一大进展。

电话会披露,该季度单仓日均单量同比增长了7.7%,用户下单频次提升13.8%。

同时,叮咚买菜毛利率持续优化,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其销货成本控制到34.62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减少10.7%;履约费用为11.961亿元,同比下降19.4%,占总收入百分比从27.3%下降到23.9%。

这意味着叮咚买菜此前推行的“效率优先、兼顾规模”策略成果得到进一步验证。

据叮咚买菜战略规划,在生鲜前置仓模式之外,叮咚买菜也计划成为新一代食品公司。该计划有利于推动叮咚买菜强化商品力、提升差异化、促进客单价增长;长期发展之下,叮咚买菜也计划推动“蔡长青”、“保萝工坊”等自有品牌成为独立品牌,进而向第三方B端渠道供应。

可见,叮咚买菜的新一代增长动力正在聚焦到商品能力和研发能力上。

其中商品力主要由叮咚买菜的供应链建设和商品采购能力构成。今年2月,在叮咚买菜举办的“2023食品生鲜行业供应商生态峰会”上,叮咚买菜针对“健康油”品类公开招募供应商,并给出预计2023年预制菜销售50亿元,成为独家食用油合作伙伴的筹码。

这是叮咚买菜“集结”优质供应商的一个典型动作。

叮咚买菜首席商品官(CMO)徐志坚对此表示。“叮咚买菜要打造的是制造型、科技型零售模式。我们要有自己可灵活调动的生产能力;有沉淀的大数据和算法能力来支撑客群匹配、需求洞察以及经营效率提升,最终与合作伙伴形成一体化、协同关系,互相赋能,把生意做好。这不是博弈。”

目前,叮咚买菜已经摸索出一套以“大单品”打造为基础,能够联合供应商共同提升商品销售、做大蛋糕的方法论,因而有底气通过预估销售规模这一硬实力吸引供应商。

研发能力主要体现在叮咚买菜的自有品牌开发和预制菜等板块中。这是零售企业从渠道驱动向商品驱动的重要方式。只有开发更多品类、单品、品质、性价比等维度上的差异化商品,才能在渠道分化趋势下,吸引消费者。

就拿预制菜来说,叮咚买菜今年在自有食品创新、研发、加工能力的基础上,还开发落地了更加适合年轻人的少油无油、低卡控卡、减盐低钠的创新系列预制菜,保持创新优势和供应链优势。

数据显示,叮咚以预制菜为主的自有品牌已经占整体GMV的19%,用户渗透率已经提升至70%,其中预制菜自有品牌“蔡长青”月销量超7000万。

“ 叮咚买菜正在用精准的场景和好商品来换取消费者粘性,也由此将原有的增长逻辑,切换成由好商品和研发能力驱动的新成长飞轮。”叮咚买菜官方表示。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