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快消
作者/关三
前段时间走广州市场,当值的业务叹息他今年的业绩下滑严重,因为所属区域拆了四五个城中村。虽然这些地方变成了工地,可以补一些量,可依然远不如城中村的消费能力。原地起的房子不知何时建成,房东们都不知道何时住回自己的房子,而他们未来又会有多少房子租出去,没有人,那就是一潭消费的“死水”。
城中村,对一个老业务来讲,这个词有一些遥远,但却记忆犹新。毕竟,那是多少一线同仁起步的地方。
城中村与渠道体系
跟一个70后老前辈聊天,他说每一代打工者都有自己的“时代红利”,只是一个时代比一个时代难。这也让越来越多的打工者远离城市,回到小镇。而他那个时代的红利是做保健品。1999年,他拿到人生第一个100万,那年他25岁。可往后的数十年他一直为当年做保健品的事情而后悔。
相较于70一代人,我们80后打工者的时代红利应该就跟城中村有关。刚刚大学毕业,拿着1200多块的基本工资,如果业绩好,再拿到1000-2000的提成,找个城中村200-300的房间,基本你可以消费2000-3000元左右,在2005年,那绝对是一笔“巨款”。
因为城中村的存在,才有了那复杂的营销体系。当时,康师傅、统一、可口可乐们已经有些渠道扁平的味道,但所谓精耕与深分是不存在的。大部分的企业从厂家到终端是个漫长的过程,从厂家——省代——市代——批发——邮差——终端这样五六级的过程。而之所以能够养活如此繁杂的层级,其原因就在于各企业设计的产品利润。而各层级主要的支出大头在人工费以及配送费。
因为城中村的存在,大量的农村人跑到城市求活,人工费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基本工资500-600的遍地都是,彼时基本薪水的概念就是城中村住一个月+一个月吃饭。其它看你的销售提成。一个城中村的人口量,远大于如今的乡镇。但这个配送距离要比乡镇近太多。
同时,因为城中村的存在,经销商的仓库也往往与城中村离的很近。当你的配送半径从现在的60公里覆盖到当时覆盖5、6公里时,这个配送费要低多少。并且,因为大量城中村的存在,经销商的仓库大部分都是乡改房,也就是在城中村租几个门面来做仓库,这个租赁费要远低于现在的集中仓库。
所以,经销商的运营成本低,他不介意有更多的渠道分层,因为每一层都能过的很舒服,经销商的利润大部分来自于扩大经营规模——这句话虽然现在也适合,但当时太多机会给你扩大经营。
居于城中村的业务人员,正规公司有办事处报道,但大部分企业没有办事处就去经销商处报道。经销商、二批商、终端都在一个村里,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大大减少,最主要是各种零售点的密集。哪个城中村没十几二十个门店。拜访频率、拜访用时,甚至是给终端的各类费用都大大节约了。毕竟,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生意盖过其它家的,所以你来做活动要什么费用呢,只要来做就好了。
当然,这些城中村的门店有的是房东开的,但绝大部分还是外来打工者。尤其是以河南、安徽为主。在城中村各个拆迁后,他们也在全国各地寻找着新的地方开店,深入到各个村镇。
最为主要的是、当时的消费者或者说是住在城中村里的青年们,如今他们有了更好的名称“小镇青年”或“下沉市场青年”,但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确实是不如住在城中村时的人们。在公司劳碌了一天,有些年纪大的还是习惯自己做饭,但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在村里的各种地摊上吃,那时餐饮店的饮料、店里的零食等等那是真的流到各个青年的胃里。
这些餐饮店里造就了王老吉、可口可乐、维他豆奶等品牌,零食是旺旺以及各种福建品牌的天下,什么达利、盼盼、雅客等一系列品牌在这里跑了量,成为品牌。那个时候,我们叫这是增量市场。高涨的消费意愿——每个人都对未来有美好的向往,今天花的钱我未来还能挣更多;密集的人口——几乎各个村镇的青年都跑到省会城市,住在城中村里,每天早上上班的公交车那追跑的人群,是一道风景;各类的终端门店,是每个企业存活的资本。
城中村最后的品牌思维
我一直觉得,城中村的时代、我们的消费市场是一种品牌思维,而如今又回到了最初的卖货思维。什么叫卖货思维,所谓卖货思维就是凭产品价格低来吸引消费者。比如,我们现在的抖音上会有大量的10元买条裤子这种,消费者认为可以消费,就算质量再不好,10元你能吃多大亏;再比如9.9元的25卷的卫生纸这类产品……都是典型的卖货思维。
其实,在供不应求的早年,我们都是卖货思维,这可以理解,因为生产材料少,需求大。只要生产出来几乎都能卖出去,所以我们看那个时代兴起的品牌,其拼的也不是说品牌力量,更多是产品的价格以及你能生产出来。所以,我们看到早年的各类保健品的温床。
在城中村时代,我们的城镇化改革,无论是台企的康师傅、统一还是百事可乐、可口可乐这些外资品牌,他们在中国其实一直持续输出品牌思维,也就是你不只是卖货,更要关注终端、消费者的体验等。在他们之下我们也有了娃哈哈,福建的各类企业,虽然他们如今被定位为下深市场品牌,但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品牌思维。比如,娃哈哈联销体就关注经销商、二批商的体验。
至于伊利、蒙牛、光明等乳企更是强调自己的品牌思维,每年营销费用的支出、广告创意、消费者活动等等都是巨量的。
只是当淘宝出现后,大家又重新回到了卖货思维。虽然,淘宝也造了几个品牌,但其本质还是低价卖货。而拼多多则是压倒品牌思维的最后一根稻草,抖音则是让一切回到最初消费了。
其实,城中村时,消费者除了有消费意愿、消费能力外,最主要也是关注消费品牌的。因为,在同一个地方,你终端推荐的产品要保质,你终端店老板进的产品要有知名度,不能消费者来购买某个品牌,你不知道。所以,当时城中村的十几平方米的小店,是一个信息中转站,什么品牌卖得好,什么品牌知名度高看店里的摆放位置就知道了。
随着城中村的拆迁,那些房东是获得了财富自由。那些晚拆的房租也越涨越高,从500涨到1000元,可大家的基本工资,却没怎么涨。于是,大量的青年回到自己的老家,成为小镇中年人。消费水平急速下降不说,最主要的是你不知道他们都去哪儿了,他们什么时候会出来集中消费。要知道消费是有带动作用的。当你路过城中村那些饭店,看到那些喝着饮料的青年,你也会让自己消费一把。
消费者走了,各个厂家的售价是没怎么变的。当年2元可乐,10几年后才卖到3元。好多包装水当年卖1元现在卖的可能更便宜了。物价没上去,可是各类渠道费用在增长,你做陈列要陈列费,你要把货露出来,要有割箱费,你送冰柜要有电费,你要做活动,也要给场地费。
而那些显赫一时的批发城都搬迁到了几环之外,以前的批发部都是批发零售都有的。搬出去,那些批发的客户可能还存在,但那些零售的一定不存在了。其实,这些零售也都是一波小小的批发生意。
成本在上升,大家就只能扁平再扁平,把渠道层级压缩,这也是为何所谓b2c曾红火一时,没有中间商挣差价。可,弄了几年厂家发现:术业有专攻,没有中间商挣差价,就没有企业的销量。于是大部分企业推出的变革,也就是市代—批发—终端,只是市代与二批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城中村,越来越少了,在存量经济中,我们挣扎着。2012年,我没能留在省会,跟那个陪我住城中村的女生在老家买了房。
而你们,有多少关于城中村的故事呢?
24小时热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