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这家美白原料商将“退市”
青眼| 2023-03-01 13:30:25
阿泰克护肤品熊果苷

来源/青眼

作者/越溪

近期,美白原料商阿泰克宣布拟终止在新三板挂牌,该企业是珀莱雅、曼秀雷敦等品牌的供应商。据了解,阿泰克主要生产美白成分β-熊果苷,2021年该成分收入约2870万元。

事实上,国际市场上对熊果苷的“白斑”争议,加之烟酰胺、光甘草定等美白成分普及应用,都影响着熊果苷的热度。市场对美白成分有哪些新需求?

这家美白原料商将摘牌

日前,湖北阿泰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泰克”)发布公告称,因充分考虑公司目前经营情况,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及公司长期战略和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经营决策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经慎重考虑拟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

公开资料显示,阿泰克是一家原料供货商,主要专注于化妆品美白添加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β-熊果苷,曲酸双脂,VC 乙基醚、氯苯甘醚、辛羟基肟酸等化妆品美白添加剂和无添加剂防腐剂,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中高档化妆品及日化产品。

虽然身处湖北襄阳,但阿泰克的客户却遍布海内外。据该公司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阿泰克直接客户包括曼秀雷敦、珀莱雅等化妆品生产企业,百朗德等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以及MITSUBISHI CHEMICAL等跨国化妆品原料贸易商。

结合阿泰克的财报来看,β-熊果苷是公司的主要来源之一。据公司2021年财报,β-熊果苷当年的营业收入约为2870万元,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28.08%,β-熊果苷占公司总营收的41%。2021年,阿泰克整体营收约为6995万元,同比减少9.91%。


截自阿泰克2021年财报

到去年,根据财报,阿泰克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270.9万元,同比增长9.2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98万元,同比大幅下滑65.27%。同时,公司毛利率下降12.37%,营业成本同比增加18.52%。

对此,财报解释称,营业成本是由于原材料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也是因为成本上涨。财报还显示,公司为提高环保标准,投入大幅增加,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加36.50%。


截自阿泰克2022年上半年财报

尽管阿泰克并未直接言明终止挂牌的原因,但不难看出各项成本支出上涨、核心成分β-熊果苷收入减少都对企业经营提出了挑战。

争议不休

熊果苷的市场销售不及预期,与存在已久的“白斑”争议有关。据了解,熊果苷又名熊果素、熊果酚甙或杨梅甙,是一种由杜鹃花科植物熊果叶中萃取出的成分,能够有效地抑制体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止黑色素的生成,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淡化色斑和雀斑。

熊果苷可分为α-熊果苷、β-熊果苷和脱氧熊果苷。在我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中,则仅收录了α-熊果苷和熊果苷(业界普遍认为是指β-熊果苷)。

除阿泰克外,目前全球的熊果苷生产商还有DSM、GfN & Selco、三菱化学和贝丽莱斯。

全球范围内,熊果苷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中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是全球熊果苷生产和消费大国,2020年,我国熊果苷行业产量接近286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5%。

作为祛斑美白类原料,熊果苷在小红书上的相关笔记超过6万篇,许多笔记中,熊果苷、烟酰胺、VC已被网友誉为“美白三大神器”。

虽然熊果苷在国内受到一些消费者追捧,但在国外已有不少国家将脱氧熊果苷列入化妆品禁用成分清单,其原因是熊果苷在一些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氢醌,产生不良反应,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风险。

今年2月1日,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发布关于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在化妆品中的安全性最终意见。SCCS最终意见结论为:β-熊果苷在面霜中的最大安全使用浓度为7%;α-熊果苷(面霜中含2%,身体乳中含0.5%)和β-熊果苷(面霜中含7%)的暴露量之和被认为是安全的。值得注意的是,SCCS暂时无法得出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在化妆品中的安全浓度限值。

“一般而言,β-熊果苷添加量超过3%就容易降解出氢醌。”广州麻尚会生物科技创始人陈来成曾告诉青眼,“氢醌在美白中的副作用,就是长期使用会导致局部白斑。”

广州某研发工程师也告诉青眼,熊果苷的安全性很好,但在一些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氢醌。正是因为存在氢醌风险物质,所以大家使用就少了,甚至不使用。“当前不止是β-熊果苷,整个熊果苷市场都不太活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有消费者爆出通过混合法使用ASDM美白身体乳后皮肤出现白斑,而不同类型的ASDM美白身体乳中就含有2%β-熊果苷至8%β-熊果苷。加之SCCS发布的“最终意见”,都将熊果苷推上了风口浪尖。

美白市场新老成分大战

熊果苷这一原料的争议,限制了其在美白市场的应用。从市场来看,在上下游企业的推动下,美白成分呈现出新格局。

众所周知,自2018年OLAY品牌带火烟酰胺以来,烟酰胺成了美白成分界的常青树。甚至,有企业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将“烟酰胺重做一遍”。例如,唯珀莱生物科技公司通过细胞培养获得蛋白酶,通过蛋白酶的介质催化得到新一代烟酰胺。

杭州睿研前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丽刚告诉青眼,合成生物学方法也可以制作熊果苷,并保证不残留氢醌。“但熊果苷进入皮肤后还是有可能被分解成为氢醌而起到美白作用,所以本质上并没有变化”,他同时指出。

“相对而言,熊果苷这个美白原料有点老了。”蒋丽刚也补充说道。原料的更新迭代很快,5年前,烟酰胺、熊果苷在市场上很火热,但近年来,VC衍生物、鞣花酸、甘草黄酮等美白成分逐渐成为消费者新宠。

从市场应用来看,如兰蔻的三管精华宣称添加烟酰胺、阿魏酸等成分,主打美白、抗氧、抗老;欧诗漫围绕珍珠创新自研独家成分珍因白pro;谷雨以光甘草定为主打成分,助推光甘草定这一美白成分从小众走向大众。

此外,也有报告显示,消费者比较关注的美白成分中,光果甘草根提取物、甘草黄酮等天然植萃成分的占比超过50%。不难看出,消费者与品牌方对于含有天然植萃成分的美白产品有明显偏好。

以上种种,都从侧面印证了美白成分、美白市场的变化与洗牌。而由于国际和我国对美白产品都有着十分严苛的监管,同时当安全、有效也成为消费者的核心诉求,必然都会推动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安全与功效上的投入,向更优品质迈进。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