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多个品牌提价,2023年雪糕继续高价“刺”向消费者?
快消| 2023-02-26 15:00:57
雪糕食品冰淇淋

来源/快消

作者/李欢欢

“刺客”阴影还未消退,雪糕行业又迎涨价。

外资领涨

报复性消费还未到来,“报复性”涨价先来了。

开年以来,快消品行业不断传来涨价的消息。截至目前,已有农夫山泉、娃哈哈、怡宝、雀巢、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十余家企业宣布对旗下部分产品进行提价,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冰淇淋等多个细分品类。

与其他品类有所不同的是,冰淇淋行业的此轮涨价是由外资巨头率先发起的。据媒体公开报道,联合利华旗下的冰淇淋品牌和路雪等多款产品已于本月中旬完成调价,可爱多、梦龙、和路雪等系列普涨10%。路雪官方客服和部分经销商对涨价事宜给予了确认。

快消君走访了武汉多家便利店,发现和路雪旗下多个产品线的终端零售价已经上调。其中,可爱多最便宜的系列已经从5元零售价上涨到5.5元,梦龙系列中,香草、卡布奇诺、抹茶、白巧克力等常规口味从9元涨到10元或10.09元,其他如黑松露、双重脆巧等原本价格就更高一些的口味也都涨了1至2元。

在和路雪的天猫旗舰店,经典梦龙20支组合装已经卖到220元,单支均价达11元,高于过往9元;可爱多24支装售价129元,单支约5.4元。

总结下来,几款主要产品的终端零售价在线上线下均实现了10%左右的上涨,10元上下的产品均涨价1-2元。经销商表示,相关产品的进货单价也上涨了0.5元。

事实上,和路雪涨价的苗头在2月初就已显现,彼时母公司联合利华在发布2022年财报时就已提前预热,受原材料通胀、生产和物流成本上升的影响,公司2023年的定价会继续走高,涵盖冰淇淋在内的包装食品品类。据联合利华CFO格雷姆·皮特克特里介绍,目前的产品定价只覆盖了成本通胀的75%,要修复毛利率得超过100%。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利华去年的涨价就已刷新记录,对产品销量影响明显。财报显示,公司2022年销售额为60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401.6亿元)。其中,冰淇淋业务销售额为7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78.6亿元),同比增长9%。而这9%的增长主要源于产品涨价,2022年联合利华旗下冰淇淋的销售价格增长9.7%,而销量下滑了0.7%。

无独有偶,另一国际食品巨头雀巢也于近日表示,今年将不得不继续提高主要食品价格,以抵消更高的生产成本。虽然,雀巢方面并未透露今年的涨价会涉及到哪些品类和品牌,但就中国市场而言,近几年一直跑赢国内乳业增速大盘的冰淇淋品类,或许正是其直接或者间接提价的对象。

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西强此前对外表示,新品对于雀巢大中华区的业绩增长至关重要,2023年将在中国推出超过200种新品,产品将围绕“高端化、大品类、健康化”做创新。这也正是国内冰淇淋产业的发展路径之一,在业内看来,这实质就是另一种提价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与联合利华一样,提价在雀巢2022年的业绩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财报显示,雀巢2022全年销售额为944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7008.2亿元),有机增长率达到8.3%,定价贡献率达8.2%,实际内部增长率仅为0.1%。

难逃一“涨”?

这波由外资率先发起的涨价潮尚未传导至国内整个冰淇淋行业,快消君从部分区域经销商处了解到,他们目前尚未接到伊利、蒙牛等国产冰淇淋厂家发出的直接涨价通知。不过这些经销商和部分业内人士也表示,在整个食品行业继续承压的情况下,冰淇淋行业今年应该也难逃一涨,只是采取的方式不会像外资品牌直接对原有产品提价,而是通过推新等方式来低调或变相处理。

首先,从成本端而言,目前压力犹在、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开年以来,玉米、大豆、棕榈油等农产品,及石油、天燃气、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依然维持在高位振荡。“国内的疫情管控虽然放开了,但我国是大宗商品进口国,俄乌战争、大国博弈等因素引起的国内大宗商品供需失衡才是影响其价格的主要原因。目前来看,这些影响并未消退和减弱,大宗商品市场仍需要更长时间的调整。”一食品行业一级市场投资人表示,由于大宗商品价格趋势不明朗,企业们都不敢囤货,一边承压一边观望。

在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2023年冰淇淋行业的涨价逻辑除了来自成本端,也来自下游的消费复苏。“疫情结束以后,人员流动率大力提升,冰淇淋的特渠,如景区、游乐园等休闲娱乐场所都放开了,冰淇淋的户外消费将出现回升,品牌们也想借机涨价来拉动业绩”。对照联合利华来看,其户外冰淇淋业务2022年实现了两位数的价格和高个位数的销量增长,这于国产冰淇淋品牌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

事实上,蔗糖、奶油、纸张等原料价格的上涨去年就已经影响到整个冰淇淋行业,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乳企们去年没有涨价。今年,企业会趁着消费复苏的态势,通过涨价来消化上涨的原材料成本,实现进一步盈利。

另外,虽然传统乳制品消费需求收缩,但冰淇淋近几年表现强劲,销量接连跑赢国内乳业增速大盘。从2022年前三季度,伊利的冷饮品类实现营收92亿元,增速达32.4%;2022年上半年,蒙牛的冰淇淋业务同比增长29.9%至39.035亿元。快速增长的态势,正吸引着乳企巨头们不断向冰淇淋业务加码。最新消息显示,蒙牛今年计划投资15亿在四川眉山建了8条高端冰淇淋生产线。

除了销量喜人,冰淇淋也成为了很多乳企的重要利润来源。相较于传统乳制品,冰淇淋近几年一直维持着较高的消费热度,企业们也在不遗余力地围绕着冰淇林做各种高端化、健康化、新零售等细分概念的升级,以提高产品售价、获得更高的毛利率。欧睿国际咨询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中国冷饮平均单价上涨了30%。

尽管这些升级行为带来的涨价在2022年“刺痛”了部分消费者,引起大家对“雪糕刺客”的集体讨伐。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分级的同步深化,未来高端化仍然是国内冰淇淋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市面上的高价雪糕只会更多不会变少。

不过,“雪糕刺客”的争议也让品牌们意识到绝对的“高端路”走得艰难,再加上来自下沉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不少品牌们也在同步推出更多平价产品来主攻下沉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在“雪糕刺客”事件发生后,钟薛高来了一次重要的策略调整,在今年1月宣布将推出售价3.5元的平价品牌“钟薛不高”,预计3月上线。

挽回形象也好,弥补缺失也罢,钟薛高在试着完善产品矩阵,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放眼当下,冰淇淋行业跟整个消费行业一样,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存。确定的是消费在复苏,但不确定能复苏到什么程度,而人们恢复对未来的乐观心态尚需时日。冰淇淋行业的报复性消费会不会跟随国民消费信心一起到来,还有待观察。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