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易生活
作者/三易菌
如果经常关注我们三易生活可能会知道,此前我们已经写过多篇相关内容,来“揭露”如今智能手机行业在技术进步、产品改进幅度上呈现出的巨大“不平衡”现象,以及对消费者所造成的影响。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在市场竞争压力与消费者购买力的双重作用下,手机厂商现在普遍都将越来越多的研发成本集中在了顶级旗舰产品上。这一方面导致这类机型的品质越来越好、独占技术越来越多,性价比也明显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这也使得入门级产品的技术停滞和销量疲软。并最终形成了一个相对不那么好的循环激励机制(旗舰机与入门产品的差异越来越大,厂商和消费者也普遍越来越忽视低端市场)。
然而大家都很清楚,就算入门级机型的用户再怎么不愿意“换机”,但手机总有一天坏的一天,或是卡到用不了的时候。正因如此,无论是上游芯片厂商、还是下游的手机厂商,都肯定会有再次批量推出新款入门级平台、新机,推动这部分消费者换机的那一天。
比如说就在近日,联发科方面就发布了一款新的、面向入门级市场的移动平台“Helio G36”。
查询联发科官网会发现,他们此前已经推出过两款定位相近的入门级移动平台,一款是“Helio G35”、另一款则是“Helio G37”。两者均基于12nm制程,具备八核2.3GHz的Cortex-A53 CPU、PowerVR GE8320 GPU,支持eMMC 5.1闪存、4G网络,以及最高2500万像素(或两个1300万像素)的ISP配置。
对比这两款产品,会发现它们的区别仅限于Helio G37能兼容90Hz高刷屏,且拥有版本更新(HyperEingine 2.0 LITE,G35为1.0版本)的游戏优化技术。
那么“型号”介于两者之间、刚刚发布的Helio G36,是否就意味着技术、性能定位也恰好就在这两款老产品之间呢?还真不是。
首先在制程、架构上,Helio G36依然基于12nm制程,也同样使用了八核Cortex-A53 CPU以及PowerVR GE8320 GPU。但它的CPU峰值频率,则从(G35和G37的)2.3GHz降到2.2GHz。虽然考虑到入门级机型的实际使用场景,0.1GHz的CPU降频几乎不可能在实际使用中被体现出来,但它几乎肯定会导致性能下降,这也无需掩饰。
其次,虽然制程没改、架构没变,CPU主频还轻微降低。但根据联发科公布的相关资料显示,Helio G36一方面拥有Helio G37“同款”、对90Hz高刷屏的兼容性,另一方面它也适配了与Helio G37一样,版本为HyperEngine 2.0 LITE的游戏优化技术。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Helio G36最大的改变发生在ISP上。相比于G35和G37最高仅支持2500万像素摄像头的ISP,Helio G36将ISP的峰值吞吐量至少提升了一倍,以使得其能够兼容5000万像素CMOS。
典型Helio G35机型,配备720P 60Hz屏幕以及1300万像素后置主摄
而且大家要知道,虽然Helio G35“理论上”最高能够使用2500万像素摄像头。但实际上,配备这款主控的机型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还是1300万像素、极其古老的CMOS方案,甚至还有部分机型干脆用上了仅800万像素的“古董级”主摄,影像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一方面90Hz、720P的“高刷屏”成本已经进一步降低(事实上很多2022年年底在海外上市的入门级机型,就已经用上了这类屏幕)。另一方面,以三星JN1(1/2.76英寸,单像素0.64微米)为代表,最新一代的超小型CMOS,也将“5000万像素主摄”的体积和成本门槛,拉低到了即便是入门机也可以承受的地步。
于是乎,联发科选择在此时推出“新款”入门级移动平台,且着力强调支持90Hz高刷屏与5000万像素主摄的意图,也就不言自明了。与其说这是联发科在自夸新主控的功能改进,不如说其实是在“提醒”手机厂商,今年的新款入门机理应普及90Hz高刷屏和5000万像素。
诚然,这样的“高刷屏”并不够高清、色彩素质也很难称得上优秀,这样的小底“5000万像素”也注定无法与类似IMX989那样的1英寸旗舰CMOS相提并论,但如果只将它们与业界通行的上一代“百元机”配置标准去对比,却又不得不承认它很有可能确实带来高达50%的屏幕刷新率进步,以及多达4倍的拍照像素提升。
换句话来说,哪怕水准其实还是很低、哪怕本质上依然并非先进技术,但对于入门机来说,今年的这类产品却又实实在在的可能会迎来比较明显的体验提升。那么问题就来了,大家会为这类产品买单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24小时热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