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如今的手机市场,对于小公司来说还有机会吗
三易生活| 2023-02-09 12:30:55
手机Fairphone

来源/三易生活

作者/三易菌

此前在撰写2023年春节前的年度总结内容时,我们三易生活就曾指出,如今智能手机市场已明显呈现出“低端乏力”、“旗舰兴盛”的情况,其中市场定位越高的机型反而性价比会更高。

当时我们将这种现象归结为入门级市场换机需求的饱和,以及中高端市场激烈的竞争,导致厂商不得不普遍积极转向高成本的自研技术所致。

诚然,这一结论至今并不需要做出什么改变(况且时间也并没有过去多久),但当时我们参考的对象,主要还是大家更常见到的“主流厂商”。那么如果是非主流的品牌,对于它们来说,事情是否又会有所不同呢?

要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当然需要有一些现实的例子来作为对象。不过老实说,如今的手机行业早已不同于早年间堪称“群魔乱舞”的市场状况,真正的小众独立厂商已经很少很少。但好在我们还是找到了这么一家海外品牌,它的名字叫做Fairphone。

主打“公平”的手机,却有着极差的性价比

没错,如果有关注海外市场,那么Fairphone这个名号你可能早就已经听说过。与绝大多数的小众消费类电子产品厂商一样,Fairphone为了能够“出人头地”,也很擅长讲故事。

比如他们就经常宣称,自己的产品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而生。所以与其他竞品相比,Fairphone会采用更为环保的设计,并拒绝使用来自某些知名“血汗矿场”的原料。同时为了充分尊重用户的“维修权”,所有的Fairphone机型都被设计得很容易拆卸,且内部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用户自行更换。

乍看之下,是不是觉得挺棒?然而,这样的设计就注定了Fairphone的物料成本要远高于同行。所以2021年年底发布的Fairphone 4,在730美元(8+256GB版本,约合4974元人民币)的售价下只能提供高通骁龙750G主控、6.3英寸的1080P屏幕,以及塑料的中框和机身背壳。

不仅如此,由于使用了高度私有化的“模块设计”,所以尽管Fairphone 4允许用户自行拆机维修。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便买一个摄像头模组、或是买一颗闪存芯片自己换上去,而是需要购买官方提供的“模块”。可这些零配件的价格,就一点也不便宜了。

请注意,我们并不是说Fairphone的硬件就完全是“依托答辩”,毕竟平心而论,它还是有一些亮点的。比如其所宣称的“环保”至少不是在扯谎,而是真的用了回收材料,选用了可持续供应商。又比如说,它使用了由两枚4800万像素CMOS+一个TOF传感器组成的“真·双主摄”影像配置,而且还有真正的USB 3.1 Type-C接口。这些确实要比当时的一些中端机型更强,但这些能否支撑起它的价格,就是个很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既然产品卖的贵,那么服务一定应该会很好吧

考虑到Fairphone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厂商,所以在产品设计上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拉高利润率的做法,其实也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在于,既然产品已经卖的更贵了,那么对于那些掏了钱、支持了环保、支持了他们的Fairphone用户来说,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后续服务起码也是应该的吧。

然而Fairphone偏偏就是在这一点上,也掉了链子。2023年2月,也就是在Fairphone 4发布整整16个月后,这款机型的第一个大版本系统更新才姗姗来迟。而且它还不是最新的、就连国内厂商都已基本普及了的Android 13,而是上一代的Android 12。

不仅如此,根据部分国家及地区用户的说法,Fairphone方面甚至还没能“搞定”一些运营商的适配。这就使得处于这些运营商网络下的Fairphone 4,目前实际上还收不到基于Android 12的系统更新。而且根据一位自称是该公司员工的人的解释,这是因为运营商适配而导致的系统更新延迟问题“不会以小时/天来计算,而可能会持续数周或数月”。

老实说,即便我们三易生活再怎么孤陋寡闻,以前也从未听说过因为“搞不定运营商兼容性”,而不得不严重推迟系统更新的例子。从这一点来看,Fairphone很可能同时面临着技术能力的不足,和维护团队人手严重短缺的问题。更进一步来说,这甚至让我们怀疑,其产品的高价策略所带来的高利润率,到底是否被用在了这个品牌的正常运营上?

跟不上竞争的小厂,“堕落”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当然,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就算Fairphone再怎么拉胯,毕竟也只是个例。然而纵观整个市场就会发现,定价高到离谱、硬件配置落后、市场定位奇葩、交付时间一拖再拖,说好的长期系统更新维护不能落实这几点,几乎已经成为当前诸多小众手机厂商的“共性”。

无论是以“公平、环保”为卖点的Fairphone,以加密和反监视为卖点的“Web3手机Saga”,还是几年前曾掀起过一阵关注的“区块链手机”,它们基本都符合这些特征,也往往会让消费者要么花了大价钱却用得很难受,要么甚至是“钱货两空”。

为什么不提国内的小众品牌?这真有讲的必要吗

毕竟,正如我们在本文开头就讲到的那样。当整个手机行业已经不再着眼于“性价比”,而是演变为一线大厂靠砸钱、堆研发才能实现的底层创新、自研体系之间的竞争时,小厂商实际上就连“陪跑”的资格都已经没有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还能做出手机的小众品牌,要么就真的是着眼于极其有限、大厂不屑于理会的那一部分用户群体,要么自然也就只能靠“坑蒙拐骗”来过日子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