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作者/赵向阳
到家业务模式的数据逐渐好转。
不久前,叮咚买菜发布了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叮咚买菜第三季度亏损额从去年同期的20.10亿元下降为3.45亿元。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表示,叮咚买菜有望在第四季度实现Non-GAAP标准下的盈利。
前置仓赛道的另一个玩家,朴朴超市也将迎来年终的“交卷”时刻。一位接近朴朴高层的知情人士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朴朴目前的亏损比例与叮咚相当,内部预计明年可实现盈亏平衡。
“朴朴超市的7成门店目前已经盈利”。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此外,阿里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绝大多数开业12个月以上的盒马鲜生门店现金流为正。
上述几家代表企业的数据共同揭示这样一个趋势:以到家业务为主要模式的零售企业或将迎来全面盈利的时代。
履约成本20%左右
“朴朴超市的履约成本下降到了20%,这个数字可能是目前以到家业务为主的企业中最低的履约成本了”。上述知情人士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朴朴超市关于履约成本的统计口径是指,城市大仓的仓储和配送费用再加上前置仓的仓储和配送费用合计占销售额的比重。
“这里的履约成本指的不仅仅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费用。配送费用只是朴朴履约费用的一部分,比重大概在40%左右。朴朴超市的配送费用占到销售额大概8%的比例。”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今年以来,朴朴超市的主旋律是降本增效。将履约成本控制在20%左右,也是朴朴超市降本增效的结果。据了解,朴朴超市的履约成本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这主要是前置仓的仓储+配送成本的降低,而城市大仓的仓储配送成本优化空间不大。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朴朴超市能够获得较为领先的履约成本,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其一直推行的“大店模式”。朴朴超市前置仓的面积在800平方米左右,面积更大一点的前置仓还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而一般意义上的前置仓面积在300-500平方米之间。
“大店模式”的一个好处是能够覆盖更多的客群,从而提升了单仓的订单密度。据了解,朴朴超市日均单仓订单大约在3000单左右,而成熟的门店日均订单量可达5000单。订单密度提升了,履约成本自然下降。“大店模式”的另一个好处是客单价高,拉低了履约费用占比。
另外,朴朴超市关于自己“零售企业”的定位决定了它对效率和细节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这也是其能够不断降低履约成本的一个原因。
“朴朴超市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家零售公司,而零售就是抠细节。朴朴超市降本增效并没有什么大动作,而是一遍一遍梳理流程,把控细节”。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需要指出的是,朴朴超市目前3万名自营的骑手,这是其履约端比较重的一块投入。以自营方式管理骑手,目的是确保30分钟配送到家的时效性和对客户服务品质的保障。
目前,在到家业务的最后一公里履约方式上,有像朴朴超市这样自营骑手的,也有借助第三方快送服务商,或者是采用众包方式来履约的多种模式。但朴朴超市目前没有考虑采用众包方式来降低履约成本,可能是其高层要在顾客服务品质与履约成本之间进行综合考量。
自朴朴提出降本增效以来,综合毛利率从原来的16%上升到了目前的22%左右。毛利率的提升,得益于朴朴超市产地直采、厂家直供比例的提升和供应链的不断优化。朴朴高层认为,即便是供应链进一步优化,朴朴超市的毛利率不应该超过25%。
稳固川、鄂,慎入华东
今年以来,业界关于朴朴超市进入杭州市场的传言不断。但时至今日,朴朴一直按兵不动。《第三只眼看零售》得到的消息是,杭州确有可能是朴朴进入华东市场的首选城市,但要真正启动开城计划,也要到2023年了。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对于进入杭州市场,朴朴高层的原话是,“观察一下市场情况,再做规划”。
由此可见,朴朴高层对于华东市场有着一种既充满渴望,又异常慎重的心态。朴朴高层认为,江浙沪是中国最好的市场,这里的消费者收入高、懂生活,是做零售最好的市场。但同时也表示,华东市场对朴朴而言,是“比较遥远的未来”。
《第三只眼看零售》由此判断,在2023年,朴朴超市的发力重点还是在成都、武汉市场。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朴朴超市在武汉的生鲜到家业务已经做到第一序列,目前在武汉有60家左右的门店,上个月GMV达到2.5亿元;在成都市场,朴朴超市有35家门店,上个月的GMV突破了1亿元,有望在明年进入第一序列。
从各区域的销售占比来看,朴朴超市在福建市场的比重进一步下跌,销售占比将从目前的四成下降到明年的三成左右;而华南市场的销售占比已经达到了4成左右;成都、武汉两个城市的销售占比也在不断上升,即将达到三成左右。
在即将过去的2022年,朴朴超市预计新开门店80家,这比去年120家的开店数相比明显放缓,但也要高于零售行业的平均水平。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朴朴超市GMV将达到230亿元。
鉴于未来的市场格局和消费环境,2023年,朴朴超市开店进一步“保守”,目前规划新开50家-80家,主要集中在成都、和武汉两地。
24小时热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