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隆汇
作者/贝尔席
11月17日晚,阿里巴巴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财报。
美股开市后,资本市场应声而动,阿里巴巴美股一度大涨近10%。从10月24日的低位再到如今节节攀高的股价表现来看,很显然,阿里巴巴新一轮行情已经开启。
倘若再从整个市场大环境来看,近期的港股、A股、美股中概股均走出了强势的反弹行情,其中互联网科技板块更是掀起集体拉涨潮。
港股市场上,腾讯、京东的月度涨幅达40%,快手月度涨幅达65%,哔哩哔哩月度涨幅更是达80%。不难看到,市场信心正迎来重建。
一份不错的财报叠加市场大规模反弹行情的演绎,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阿里后续的投资机会?
基本面向好,业绩稳健彰显经营韧性
回过头来看这几年互联网新经济企业的竞争态势,到最后终究还是回归到产品与服务本身。
财报数据显示,2023财年第二季度(自然年2022年三季度)业绩,阿里巴巴实现季度收入2071.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29%至361.64亿元人民币。
面对疫情阴霾仍旧笼罩,国内消费市场仍然遭遇压力等重重挑战等背景下,阿里仍然取得了稳健的业绩表现,这样的成绩实属难得。
倘若分业务部门来看, 其各大业务板块也均展现出其较强的经营韧性 。
根据财报,阿里的业务可以大致分为 中国商业、国际商业、本地生活服务、菜鸟、云业务、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及其他等几大类 。
其中,中国商业分部主要包括淘宝、天猫、淘特、淘菜菜、盒马、天猫超市、高鑫零售、天猫国际及阿里健康等中国零售商业业务,以及包括1688在内的批发业务。
国际商业分部涵盖国际零售商业和国际批发商业,其中,国际零售商业业务主要包括Lazada、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
此外,本地生活服务分部包括到家(饿了么)及到目的地(高德、飞猪)业务。云业务分部由阿里云和钉钉组成。数字媒体及娱乐,主要则是优酷和阿里影业。
从阿里各业务板块的表现中其实可以找到两个关键点, 其一,商业生态粘性的加固及成长潜能的释放,其二,各业务间协同效应与乘数效应的加速释放。
前者来看,阿里打造了完备的覆盖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生态,在长期的耕耘中其收获了规模庞大的且富有粘性的高质量客群,随着商业生态的不断繁荣,客群的消费潜能也在持续释放当中,并不断为其生态激发更大的商业价值。
以其财报公布的消费者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的12个月,在淘宝和天猫消费超过1万元人民币的消费者数维持在约1.24亿,并有98%的留存率。
这是阿里的电商业务竞争力的一个缩影——牢固的消费者心智,高质量的消费群体。在消费随着宏观环境开始呈现出结构性变化的当下,纵观整个电商市场玩家,这一优势对阿里电商的长期意义,未来会更显著。
再从后者来看, 各业务联动不断释放乘数效应,助力消费者业务生态的持续进化与跃迁。
正如财报中所能看到的,例如菜鸟与天猫、淘特与淘宝、饿了么(到家)与高德(到目的地)等业务,不断完善产品与服务,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优化消费者的体验。
在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下,降本增效成为行业的一致选择。本季度,阿里巴巴的整体经营效率明显提升,取得初步成果。在保持业务进展的同时,淘特、淘菜菜、饿了么、高德、Lazada、优酷等业务亏损规模得到显著收敛。 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1.12亿元人民币,相较上年同期增长31%。自由现金流为357.09亿元人民币,相较上年同期增加61%。
观察阿里长期潜力的两大锚点
虽说阿里业绩依旧保持稳健,但是,在流量红利式微,电商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如何看待阿里的挑战与机遇?
首先,笔者认为 淘系电商的消费者心智与客群粘性,是其坚实的护城河所在 。
尽管近年来亦不乏新的竞争者, 不断有新业态、新模式出现,但商业的本质仍然还是在于商业效率。这背后是一整套产业knowhow的积累。
正如昨天在分析师电话会上,张勇表示,对商家来说,直播是一种经营方式,而不是全部,阿里作为一个综合性电商平台,更关注的是如何把握新技术、消费体验和商家持续经营之间的平衡。这意味着阿里系电商给出的是一套解决方案,对商家来说,通过淘宝直播吸引客流、在平台店铺沉淀用户资产,还有全链路的售前、售中、物流服务,和全生命周期的消费者运营。
其次, 菜鸟和云计算业务不断释放成长性,这也意味着公司后续还将有更强的业绩潜力。
不妨重点关注阿里云和菜鸟两大锚点:
这些优势业务板块将是助推阿里打开新增长极,实现更加多元化业务结构的关键所在。
从菜鸟方面来看,其业务发展迅速。财报显示,本季度,在抵消分部交易的影响前,菜鸟的收入同比增长26%至182.82亿元人民币。
这之中有73%来自外部客户,展现了更加多元健康的收入结构。此外本季度菜鸟驿站的站点数同比增长超20%,已经超过17万个。从2021年年底服务模式升级以来,菜鸟的消费者体验持续提升,物流服务收入也随之增加。
再看云计算板块,财报显示,外部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达58%,经调整EBITA为4.34亿元,已经连续两年实现盈利。
阿里云的收入结构也更加多元健康,来自金融、电信、公共服务行业增长强劲,带动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增幅达28%。
这两大业务板块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也表现颇为强劲。
仅在过去一年,阿里云就新增了7座海外数据中心。截至目前,其在全球28个地域运营着85个可用区,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云基础设施。菜鸟在海外市场不断加大力度建设物流枢纽节点,截至2022年10月,菜鸟海外分拣中心总数已经增至12个,持续提升其全球物流网络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不难看到,这些潜力业务板块展现了极强的发展势头,考虑到其不断夯实底层技术实力,阿里正持续深挖竞争壁垒,打造坚实的基础设施价值,未来还将在商业模型的持续进化和重塑中,不断创造出确定性的成长机会。
能力建设+价值创造,阿里的长期价值如何看待?
外界尤其是海外投资者担心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监管的影响。如今,一系列政策面利好的不断释放,包括对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肯定和长期发展的支持,行业发展前景也更明朗。
从本质而言,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长期主义的坚守,对阿里巴巴来说,能力建设+价值创造,正是其持续进化的主线。
一方面,阿里巴巴关注于投资“服务客户核心价值”的能力建设,而不仅仅是短期内业务或用户规模的增长,为高质量增长打基础。
从物流、供应链到本地化生态、会员体系建设,不断为用户带去更好的体验、助力商家的可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 也更深刻理解企业发展与社会的关系,逐渐锚定“好公司”的衡量尺度。
这一点亦体现在阿里发布的ESG报告里,仅就环境保护层面来看,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阿里巴巴购买了超过8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较2021年全年增加150%。在截至2022年3月底止的12个月,阿里云使用的能源中有21.6%为清洁能源。通过更多使用清洁能源,阿里巴巴在2022财年减少了约62吨碳排放。
在亏损收敛的同时, 阿里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投入, 并取得阶段成绩。
2022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自研CPU倚天710已经在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并以云的形式服务阿里巴巴和多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算力性价比提升超30%,单位算力功耗降低60%,成为中国首个云上大规模应用的自研CPU,实现算力攻坚重大突破。
无论是公允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阿里都处于价值跃迁的趋势中。
结语
从财报公布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这份财报已经获得认可。在增长逻辑和业绩兑现下,公司的价值重估机会能否再度开启?
正如中信证券分析指出, 2022年以来互联网行业政策持续释放积极信号,迭加2023财年基本面修复的预期,阿里巴巴估值压制正逐渐得到缓解,对其在中国数智化进程中的持续领先保持乐观。
在财报公布同时,阿里亦宣布,已获董事会授权将现有的股份回购计划另外增加150亿美元,并将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3月底前。
继续扩大回购,进一步表明了管理层的态度与信心,在业绩持续稳健、核心竞争力提升等多重利好加持下,阿里后续的表现或值得继续期待。
24小时热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