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壹览商业
编辑/靳庄
都市蓝领
6月10日,达达集团和京东集团联合发布《2021年即时消费行业报告》。本次报告总结了即时消费发展趋势的“十全”,即全客群、全地域、全品类、全诉求、全场景、全天候、全渠道、全触点、全服务、全速达,接下来将分别介绍。
第一,全客群:从年轻女性到更多男性和40岁+用户
年轻女性一直是即时消费的核心群体。京东到家用户调研显示,80后已婚职场妈妈是到家平台购买力最强劲的群体,她们高等学历,白领居多,中薪水平。
同时,即时消费用户向更多元和全面的客群拓展。2018-2020年,京东到家男性用户和40岁+用户占比显著提升,其中男性用户占比提升8%,40岁+用户占比提升6%。
第二,全地域:从五环内到低线市场,从发达地区到覆盖中西部
目前,即时消费在一二线城市的发展已经愈发成熟。京东大数据显示,2020年京东“小时达”用户在一二线市场的电商渗透率是低线市场的3.3倍。与此同时,即时消费在低线市场爆发增长,从五环内向低线市场快速推进,对比2020年前后,京东到家平台低线城市用户占比提升26%。2021年第一季度,京东到家覆盖全国超1500个县区市,同比去年逾翻倍。
第三,全品类:从生鲜快消到更丰富品类
即时消费正在从以生鲜快消为核心,向全品类拓展。2020年,无论从订单量还是销量来看,食品饮料、生鲜、家庭清洁、个人护理等生鲜快消品都是即时消费的核心品类。
从各品类的增长来看,2020年,京东到家销售额增长最快的一级品类是上门服务,其次是珠宝配饰、电脑数码、手机、运动户外等,即时消费向全品类拓展。
第四,全诉求:从应急买到各种买
即时消费早已不仅仅是用户的应急选择。京东到家用户调研显示,购买原因中选择“着急用”的用户仅占23%,而74%用户的购买原因是“日常采买”,42%用户的购买原因是“囤货”。即时消费平台已经日趋成为用户日常采买、囤货补给的重要渠道,各种典型日常采买的消费品类,如乳制品、个洗清洁、休闲零食和母婴等增长显著。
第五,全场景:从到家到办公和酒旅等场景
即时消费也早已不仅仅局限在送货“到家”的场景,向行政机构、酒店、写字楼等区域拓展,即时消费的场景更加多元、也更加全面。
2020年,到家(住宅/小区)仍是即时消费的核心场景,占比超过7成,同时行政机构和酒店宾馆等场景的即时消费订单量在迅速增长。
第六,全天候:从“朝九晚八”到熬夜下单
即时消费用户更偏好在“朝九晚八”下单。京东大数据和京东到家平台数据显示, 2020年,京东到家用户在早上8点到晚上20点这一时间段订单占比显著高于京东主站用户,同时凌晨0-2点的熬夜下单量增长显著,即时消费逐渐向全天候消费拓展。
第七,全渠道:从连接商超到连接品牌
目前,京东到家与沃尔玛、永辉、华润万家等全国连锁超市达成深度合作,商超销售额实现快速增长。
2021第一季度,京东到家品牌广告收入同比增超130%。2021年4.15大促当天,京东到家合作品牌总销售额达去年同期3倍,其中合作品牌通过京东到家产生的包含京东、线下门店等全渠道销售额,环比3月同期增长近6倍。
第八,全触点:从单触点到多元触点
即时消费的触点更加多元化。京东到家用户调研显示,除到家站内之外,线下实体店和导购推广员已经成为用户获取到家信息的重要渠道。
第九,全服务:从“商品+配送”到“商品+附加服务”
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即时消费迈向全品类时代,同时也在不断拓展各种附加服务,让3C服务、家政保洁、家装服务等也能1小时到家。京东到家积极拓展服务边界,在3C领域,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在线办理合约机业务的O2O平台;而在医疗健康领域,已陆续上线医美、体检、慢病服务等服务项目。
从服务消费的细分品类来看,“大健康”和“大3C”类的服务消费占比最高,其中体检、中医养生、手机维修、手机保障服务和电光美容最受欢迎。在京东到家上门服务中,3C服务的占比也最高,占85%。
第十,全速达:从小时达到分钟级的超级体验
纵观中国互联网电商的整体发展,过去20年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从远距电商、近距电商再到微距电商时代。目前,中国零售电商正处于微距电商时代,以本地三公里之内的线下门店为基础,履约时效缩短至“小时达”。
即时消费模式下,用户可根据具体位置选择附近门店下单,你家楼下的便利店、社区超市极有可能就是发货的门店,2020年全年,达达快送即时配送服务平均配送时长约30分钟。即时消费模式下的商品,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
24小时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