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职业餐饮网
作者/旖旎
“原材料、房租、员工成本占总收入99%……,半年都是赔本赚吆喝”。
近日,各大连锁餐企都相继公布出上半年财报,这份成绩单略显“沉重”,一半的餐企都在以“亿元”为计量单位亏损。
而疫情之下,拓店和亏损犹如“黑白无常”,困住了“火锅顶流”海底捞,也困住了“小酒馆第一股”海伦司。
海伦司公布上半年亏损3个亿,虽然较去年同期营收增长0.6%,但基本收入都抵了支出成本。
从海伦司上半年财报数据看得出,这匹曾单月进账1.39亿的酒馆黑马,在努力地维持生存,同大部分连锁餐企一样,处在“保命”的状态之中。
“国内小酒馆第一股”亏损3亿,关店69家
海伦司上市前,拥有372家门店,单月进账1.39亿元,是国内最大的连锁酒馆品牌。
上市后,它市值突破300亿元,一下子成为聚光灯下的一匹黑马。
但从去年其发布的年报数据显示,上市没到一年,它就亏损2.3亿。
最近这两天,2022上半年财报也出炉了,这个全国规模最大的连锁小酒馆,依旧没能摆脱亏损窘境,褪去了“盈利光环”,在努力“保命”中。
1、净亏损达3.04亿元,营收较去年同比增长0.6%
据海伦司2022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期内该公司营收为8.74亿元,去年同期为8.68亿元,增长0.6%;
但净亏损达到3.0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2484万元,经调整净亏损9990万元,而2021年上半年盈利8060万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海伦司称,期内公司对门店进行调整,由此产生1个亿的一次性损失。
包括关停产生的处置资产损失、预计关停产生减值损失等。
2、上半年新开133家店,关店69家
2019和2020年,为了实现千店规模,加之上市的助推,海伦司始终以“一年开百店”的速度冲刺。
2021年,海伦司全年增加452家门店、以平均每天新开1.18家店的速度狂奔。
2022年也还没停下来,继续开出72家新店,截至今年3月25日共有854家。
但从第二季度开始,它不仅放慢了脚步优化门店,还关停了多家门店。
海伦司财报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其新开门店133家,关店69家。
截至到8月21日,门店数较之于6月30日,又减少了25家门店,这种优化闭店还在持续。
3、亏损主因:“原材料、房租和员工工资三项成本上升占总营收99%”
而亏损的原因主要来自,疫情后原材料、房租、人工三座大山成本逐步上涨。成本负重,让海伦司基本处于维持状态,根本不盈利。
具体来看,对比2021年上半年,海伦司今年上半年的原材料成本(所用原材料及消耗品)从2.7亿元,涨到2.9亿元。
员工成本(雇员福利及人力服务开支)由去年上半年的3.1亿涨到今年上半年的3.7亿;
所有酒馆均为直营的海伦司,房租成本(包含酒馆场地使用权的资产折旧、短期租赁及其他相关费用),由去年上半年的1.1亿扩大至今年上半年的2亿。
2022年上半年,海伦司的原材料、人工、房租这三项成本加起来8.6亿元。
而其总收入才8.7亿元,三项成本占总收入的比例达99%。去年上半年,这三项成本合计6.9亿元,占总收入的79%。对比之下,同期一下子上升了20%。
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令海伦司酒饮的毛利率下滑,自有酒饮的毛利率从81.8%降至78.7%,第三方品牌酒饮的毛利率则低至48.5%。
上半年一半餐企都在亏损,一批大型连锁餐饮品牌都在“保命”
最近各大知名连锁餐企相继公布上半年财报,32家餐饮企业里有一半面临亏损,而且都是以“亿”计算。
累积亏损近20亿元,平均每家餐企亏损1.21亿元。
中式正餐、西式快餐、卤味等品类净利润直降,火锅品类面临巨额亏损,亏损企业较去年同期翻倍增加。
面对庞大的门店体量,员工支出,拓店扩张成本,以及原材料等原因的上涨,加上疫情的重创没有增收增利。
众多大型连锁餐饮品牌都在赔本赚吆喝,努力保命存活下去。
1、“三座大山”成本高涨,消费力下降,关店止损只为“保命"
时间如果倒退回2年前,海伦司真的可以称得上是酒馆界的“传奇”。
它被称为酒馆界的蜜雪冰城,凭借10元小酒馆的高性价比价格,单月就进账1个多亿,而且上市后一年就开出300多家门店,直接向千店规模扩张。
但一场疫情打破了它的扩张速度,甚至让它处于一种“维持活下去”的状态。
从去年起,谷物价格上涨,啤酒生产成本大幅攀升。
海伦司在产品上主打“自营”品牌,也是依靠自有品牌的啤酒才能把客单拉低,吸引很多追求性价比的大学生群体。
但随着客观因素,啤酒成本的上升,其他品牌啤酒纷纷涨价,海伦司却不敢“涨价”。
一方面因为疫情以后消费力下滑,顾客都在货比三家追求性价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能脱颖而出,靠的就是10元高性价比战略。
去年10月,它还曾因涨价道歉,涨价幅度还没超过1块钱。
在它的上半年财报中,自有酒饮的毛利率从81.8%降至78.7%,第三方品牌酒饮的毛利率则低至48.5%。
不敢涨价,成本又在攀升,加上部分区域的暂停堂食影响门店利润,海伦司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涨价就伤顾客,不涨价不仅不赚钱还赔本。
这也是为什么财报中,它的支出成本占总营收的99%,对于一个开店800多家的大型连锁餐企,已经在勉强度日。
2、开500平新模式店“自救”,用“酒+烧烤”探索新的增长曲线
面对亏损“窘境”,大部分连锁餐企都在寻求新的增长路径。
有的餐企是在产品结构上做调整,像是喜家德增加了炖锅、卤肉饭,有的则是探索新的模式,比如老乡鸡开启全新自助称重模式,都在不断探索新的突破口。
当然海伦司也在努力“自救”,创始人徐炳忠在自己的家乡,开了首家“酒+烧烤”模式店。
新店围绕“小镇青年”,因为县城夜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夜生活大多以 KTV、烧烤店等传统场所为主,年轻人在酒馆类上没有太多的选择。
海伦司已经在一二线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势能,门店对比大排档、烧烤摊来说,装修相对更加“洋气”,用餐环境更加干净卫生,而且另辟蹊径选择商圈,依靠商圈客流量更能吸引到刚工作的职工或者小镇青年。
再用“酒+烧烤”,下午卖咖啡、奶茶、披萨等下午茶产品,到了晚上就开始卖烧烤、小龙虾等。拓展更多消费场景,虽然门店500多平,没有提高客单价,依然是低价战略,靠“极致性价比”切市场。
根据门店营业数据,现日均营业额超2万,目前看来算是一个不小的突破。
总结:
上半年,疫情散点频发,三年来的重创,让大连锁餐企“负重”前行。
我们曾研究过老乡鸡、乡村基等的招股书,发现其一年下来一家门店的净利润才10几万。
有网友评论说,这还不抵打工上班,可见这些百店、千店连锁企业经营有多不容易。
尤其是直营模式,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更多的是“保命”努力活着。
只希望它们能探索出新的模式,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因为企业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家庭。
24小时热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