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豆包开始带货美妆了!
青眼| 2025-10-27 14:42:22
美妆,AI,豆包

作者/咩咩

出品/青眼

英国小说作家亚瑟·C.克拉克曾说,“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无异于魔术”。当AI技术与电商消费深度交织,这场“魔术”正悄然改写美妆行业的带货逻辑。

近日,青眼获悉,字节跳动旗下AI工具豆包推出了国内首个AI购物功能,直接打通抖音商城购物链路。这意味着,豆包不再仅是辅助搜索的工具,更能引导用户一键跳转下单,完整覆盖“问答咨询-商品推荐-下单成交”的服务闭环。

当AI从美妆行业的创新与生产环节,逐渐走向消费者,究竟将为品牌与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面对AI驱动的电商新生态,美妆品牌又该如何抓住机遇实现突破?

豆包可一键下单美妆

为直观了解豆包AI购物功能的运作模式,青眼在豆包以“适合秋冬的面霜”“彩妆推荐”等关键词进行测试,发现其能够根据价格、肤质、品牌等维度进行综合推荐,并附上相关产品的博主推荐视频,实现“文字推荐+视频种草”的双重引导。


▍截自豆包

更重要的是,每款推荐产品都附带了可直接购买的蓝色链接。以某品牌粉底液为例,点击链接后跳转的购买页面设有综合、销量、价格三种排序方式,每个产品板块下方清晰显示店铺名称、价格和已售数量,方便用户快速对比选择。


▍截自豆包

从商品页面来看,界面设计与抖音商城基本一致,点进任一产品链接后,用户将进入与抖音商城无异的购买页面,同时页面还会提示“打开抖音APP”。

这一切均表明,豆包已打通从AI推荐到商城购物的全链路。不过,据多家媒体报道,目前首批接入商家主要来自抖音电商生态中评分4.8以上的优质店铺。

除了接入抖音商城,豆包还整合了本地生活与抖音团购服务。如,青眼以“周末逛街去处推荐”,豆包即推荐多个商城,还直接提供团购优惠券,点击即可购买使用。


▍截自豆包

据悉,上述购物相关功能目前覆盖了母婴、美妆、家居等多个高频消费品类,将用户决策与购买行为紧密衔接。但截至发稿前,购物功能仅可在豆包APP上使用,网页版尚未上线。

重塑美妆带货“人货场”

需要明确的是,AI参与美妆消费决策绝非首次。

譬如,近日,沃尔玛发布声明,宣布与OpenAI展开合作,致力于打造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购物体验。首项举措将允许客户及会员通过ChatGPT功能,在沃尔玛进行即时结账购物,同时支持沃尔玛客户和山姆俱乐部会员通过聊天方式,便捷地规划、探索并购买新产品。

而在品牌端,品牌和零售商们更是尝试将AI嵌入多种软件之中,试图以此强化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例如,据外媒报道,今年7月,巴黎欧莱雅推出其首个专有人工智能工具Beauty Genius“美妆精灵”,通过结合生成式AI和AR,不仅可以试妆、教化妆,还能解答肌肤问题。同时,Beauty Genius还登陆WhatsApp平台(类似国内微信),将产品推荐融入WhatsApp日常聊天之中。

这,都共同指向一个趋势——AI正从辅助工具转向“核心决策入口”,深度融入电商交易全链路,它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重塑了美妆零售的“人货场”。

从“内容种草”到“AI决策”的链路变化

正如上文所言,目前不少品牌和平台均推出了AI辅助购物功能。不过,豆包的美妆带货所带来的影响,却与当下大部分AI购物不太相同。

有业内人士告诉青眼,用户对于AI推荐有着一定的信任滤镜,这样的滤镜也容易促使下单。“尽管同样基于算法,但人们下意识地将视频和直播推荐产品视为广告,产生抵触情绪,往往会选择跳过或快进。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AI推荐更像是一种辅助,是基于自身需求主动询问的结果,并且在世俗观点中,AI是不讲情面的,因此更容易被接受,且信任度更高。”

回观当前抖音美妆带货的主要逻辑,普遍遵循“投流-种草-转化”这一基础流程。这一链路的本质在于通过付费投流扩大内容曝光,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激发用户需求,最终引导至商城下单。

然而,这种模式在用户决策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断裂,比如用户需求激发的第一时间不会进行下单,可能会跳转多个平台比价、反复确认细分需求,导致需求激发与最终成交之间出现断裂,转化效率受影响。

而豆包的接入显然打通了另外一条“消费决策”路径。当用户在豆包搜索美妆产品时,大多基于当下明确的消费需求,如“冬天敏感肌需要保湿面霜”,而非被动接收投流内容。这意味着往后用户在进行消费决策时,影响的因素由AI对用户需求的精准理解与商品匹配度决定,推荐逻辑转向“搜索即转化”。

另一方面来说,豆包AI的购物功能接入于抖音电商生态而言也是一次生态闭环的深化。无论是内容种草还是信息推荐,以及最后的购买决策都逐渐被整合进同一生态,用户无需跳出即可完成从需求触发到交易闭环的全过程。

这一变化也让抖音的定位发生本质升级,即从平台“流量提供者”升级为“消费决策服务商”。长远来看,抖音正在构建“内容+AI+电商”的三维生态,而这一生态极有可能改写未来美妆电商的竞争规则。

美妆品牌如何破局?

那么当美妆电商的核心逻辑逐渐从“流量驱动”转向“AI决策驱动”时,美妆品牌要如何抢占先机?

目前豆包首批接入的商家均为抖音电商内评分4.8以上的优质店铺,这意味着“店铺评分4.8+”是品牌进入AI推荐池的基础门槛。对美妆品牌而言,必须要通过优化产品品质、提升客服响应速度、改善物流体验等方式,提高店铺综合评分,确保自己能获得AI推荐的“入场券”。若连这一基础条件都无法满足,后续再精细化的运营也难以触达AI决策场景下的用户。

其次,用户在使用AI搜索美妆产品时,需求往往是模糊的、口语化的、场景化的,例如“冬天敏感肌用什么面霜不泛红”“熬夜有黑眼圈,选哪款眼霜有效”。这些需求并非精准的关键词,而是包含“季节(冬天)、肤质(敏感肌)、问题(泛红、黑眼圈)”等多个维度的场景描述。

这就要求品牌在商品信息设置上跳出传统思维,在商品描述、关键词设置等方面下足功夫,整体表述简洁明了,贴合用户日常说话的习惯,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晦涩的术语。只有这样,AI才能精准捕捉到用户需求背后的核心诉求,将品牌产品与用户需求进行匹配。

同时,AI在推荐产品时,不仅会参考商品本身的信息,还会从全网广泛的文章、视频等内容中抓取相关信息,综合判断产品的适配性与口碑。因此,品牌要想持续获得AI的高推荐权重,不能只优化商品详情页,还需在投流和内容种草环节调整策略。

例如,减少传统的“硬广式”投流,转而制作更多场景化的内容,例如围绕“冬天敏感肌护肤”“熬夜后急救妆容”等用户真实场景,拍摄短视频并投流。或是在内容中明确标注产品的核心卖点与适配场景,让AI在抓取信息时,能快速识别出这款产品适合解决什么问题、适合哪类用户,从而在后续推荐中更优先地将产品匹配给有对应需求的用户。

需要明确的是,目前豆包的AI美妆带货功能仍处于初期尝试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但随着DeepSeek、元宝等更多主流AI模型可能跟进布局,未来AI与美妆电商的融合必然会走向深化,形成稳定的商业生态。

对美妆品牌而言,当下的布局并非无用功。那些提前优化商品信息结构、强化场景化内容种草、建立AI推荐适配能力的品牌,在未来AI决策成为主流时,将凭借前期积累的优势,更快触达目标用户,获得先发红利。

正如《孙子兵法》所言:“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AI带货美妆的出现,绝不仅是多了一个购物渠道那么简单,其深层意义在于揭示了美妆电商“从流量驱动到认知驱动”的未来趋势。

未来的美妆带货不会是AI的“独角戏”,但如果品牌无法洞悉AI推荐的底层逻辑,不能跟上“AI决策”的趋势,那么其营销策略很可能会沦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最终被市场淘汰。

转载之前请先阅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或合作,请点击这里
如果您加入壹览的讨论群,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微信号:star_3979)